• 信息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组配分类:

  • 公开方式:

食品安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化”赋能建设示范性阳光作坊

发布时间:2024-11-08 08:4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阳光作坊”建设工作是保障海岛食品安全的“关键小事”,县局高度重视,有效推动小作坊由“脏乱差”向“净齐优‌”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检查48家次,整改问题236处,开具责令整改书8份,已完成12家示范性阳光食品作坊建设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一是资质透明化,落实“一牌两图”上墙制度。统一印制发放信息公示牌12份,完成证照制度上牌。贴心服务给予食品作坊“两图”绘图指导,针对平面布局图勾勒框架、量定尺寸、完善分区,共指导绘制平面图12份;针对工艺流程图梳理工艺参数和产品配方,共指导制作流程图15份。

二是场所规范化,优化布局操作工艺流程。结合作坊现有条件开展上门指导,优化区域划分,改进工艺流程,合理规划物料人员通道、流动方向、设备设施,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和生产安全性。压实风险管控,有效分隔加工与生活区、原料与成品区,三防设施到位,有效减少交叉污染,明显提高食品作坊病媒生物防控能力。

三是管理标准化,运行标准现场管理体系。导入“5S”现场管理体系,助推生产运行更有序、操作更规范。对分区和设备张贴标识标签并色标定位,定期检定计量器具,落实食品添加剂专人管理。强化环境卫生与人员清洁意识,洗手区按标准配备非手动式水龙头、自动酒精喷雾和紫外灯,张贴清洁责任图40张并落实到人。

四是监管数智化,活用浙里食安治理平台。抓牢在线监控、信息录入、赋码溯源三个重点环节,贯通“来源可追,去向可溯”全过程链条,有效补齐线上监管薄弱点,提升作坊食品生产销售透明度,为监管执法提供数字支撑。截至目前,共加装监控28个,录入从业人员44人、原料进货540批次、加工成品2886批次,印制浙食链二维码275批次。

下一步,县局将通过定期线上线下巡查、不定期突击抽查、科所联动检查等方式,持续巩固做好阳光食品作坊创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