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002643210K/2024-33384
县交通运输局
计划总结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12-24 17:2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交通运输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对标市“987”行动、县“1615”行动,围绕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总目标,坚持“畅通道、提能级、育产业、优服务、严监管”的总思路,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综合赋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扎实有力。1-11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710.98万吨,同比增长3.55%;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速15.31%。完善港口集疏运建设。以宁波舟山港总规修订为契机,加快马迹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主体工程等三大百亿工程项目建设,洋山海工基地顺利完工,小洋山裕成物流国际中转物流园加速推进,1-11月完成纳统投资55.03亿元;洋山沈家湾LNG第二接收站配套码头完成水工结构100%,申港石油外贸码头升级15万吨进行岸线报批,谋划推动甲醇加注中心项目、沈家湾5万吨散货码头项目,铁矿石功能岛和油气产业链结构布局更优化。强化海事服务产业链。推进海事服务锚地项目,洋山东、北锚地预计完成前期工作,绿华海事服务锚地预计年底完工,完善绿华作业区锚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洋山江海直达总部基地建设,推动洋山港绿色能源服务中心项目落地;抓好产业链项目招商,全年招引落地亿元产业项目2个、海事服务企业7家。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高效落实航运业扶持政策,启动新一轮政策修订完善,开展航运企业龙头专精特评选、新增运力补助等工作,2024年兑现政策补助资金144万元;加快发展江海联运业务,开工建设江海直达船舶2艘,共计950标准箱/15000载重吨。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推进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完成拆解2艘老旧船舶,总吨位达38847吨,拨付补助资金1963.05万元;加大岸电覆盖和使用率,完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3艘,申港油库油气回收装置设备完成安装,助力赋能实现“双碳”目标。
(二)坚持扩面强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进提速。2024年我局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84亿元,年底预计完成年度投资1.71亿元。迭代升级“蓝色岛链”。建成投用嵊泗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完成沈家湾客运场站提升改造,沈家湾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完成主体结构,有序推进沈家湾P2停车场、泗礁岛陆上客运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客运枢纽集散能力。提升客运码头靠泊能力。提升改造花鸟南岙客运码头,建成剑门交通码头,新增3个500吨级泊位,补充完善客运码头附属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一岛一特色”海岛特色码头。深化“四好农村路2.0”。完成单车道渔农村公路改造21.2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提升11公里,提升改造花鸟码塔线、洋山渔圣线,推进枸杞乡中心区域至山海奇观道路改建工程、嵊泗县黄龙北岙隧道至南港公路新建工程,完善海岛路网结构;建成投用嵊泗县沥青拌合站,突破海岛地区沥青拌合站从无到有的瓶颈;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农村公路补助资金10257.11万元,坚实建设资金力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完善“路长制”等组织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公路建管养用水平。
(三)坚持服务民生,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提档升级。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广大群众出行体验,新改建公交停靠站5个、维护更新公交站牌53块,开通环五龙旅游专线、城区公交线路212路公交线路2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辆、新能源出租车63辆,投用1000余辆共享电单车,推动交通公共服务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水路客渡运一体化。聚焦交通出行便捷化诉求,实施新一轮票务改革并持续优化;完善水上客运运力结构,新建1艘客滚船“舟桥7”,提升改造8艘客渡船,花鸟定制客船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推动客渡船舶环境和消费体验“双升级”。推动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造“海上客货邮”服务品牌,构建以邮政公司为主体,客运、快递企业协同的统一联盟,实行海陆空协同运输模式,开通7条客货邮合作线路,建成1个县级共配中心、5个乡镇综合运输站和17个村级服务点的三级配送体系,打通渔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最后一公里”。1-11月全县进村快递累计达87万余件,快递配送成本降低40.6%,农产品上行件总量增至日均200件,配送时效缩短50%,“海上客货邮”服务品牌通过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品牌评选,相关经验做法被交通运输部选录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主动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加深与行业先驱合作,拓展开发“低空+”应用场景,开通直升机短途运输航线3条、直升机包机航线3条、低空文旅航线2条,常态化运行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3条,打造低空经济海岛样板。1-11月完成直升机执飞105架次、载客1251人次,无人机飞行215架次,物流配送时效缩短60%。相关经验做法被交通运输部录用。
(四)坚持管育并重,行业综合治理体系持续优化。提升出租车服务品质。完善巡游出租汽车服务、管理、奖惩等规范标准,开展巡游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提升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1-11月,累计进行11轮现场检查、8轮系统抽查,立案查处27件,首错免罚20件,发布11期违法通报,通报处理6家出租车运营企业累计共125辆/146次(含个体业户)。牢守安全底线。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压实“贝碧嘉”等防台防汛工作责任,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804次,闭环整改隐患427处,切实做到隐患治理“无缝隙、全覆盖、零容忍”,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厉打击水陆交通领域非法营运行为,常态化推进水上交通领域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交通执法立案处罚32起,港航执法立案处罚19起,切实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秩序;结合“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能,深入交通运输企业督促开展应急演练、法治宣传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60余次、普法宣传50余次。办好民生实事暖人心。走好“四下基层”之路,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25件,跟进解决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旅游交通服务保障等问题2个,办结率和代表反馈意见满意率均为100%;开展“三服务”、“助企纾困” 70余次,办理行政许可服务审批787件,真正实现紧贴民意、实事为民。
(五)坚持党建引领,“开路先锋”品牌效应显著。党建品牌出色出彩。完善机关党建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全年共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9次、党组专题读书班2次,开展微党课等宣讲活动5次,打造底盘稳固的政治堡垒;加深与马迹山边检站党建联建,合力推动的“离岛+”建设获市直属机关工委优秀党建品牌;推行“以党建引领护航重点工作”领办责任制,实施“即知即办”事项督查办法,推进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清廉交通”建设持续向好。自上而下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廉政谈话26次、警示教育12次,全面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45条,制定相应防范举措48条,完善各类管理制度17项;聚焦民生关切,整改群众出行难等群腐问题2个,真正将民意账单转为履职清单,人民满意交通落地见效;推行“半月一警、一月一纪”教育模式,举办“青廉”故事会等主题活动以廉润心。行业党建亮点丰呈。围绕交通重点行业领域,精准制定《党建引领推动“海上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专项方案,为海岛共富提供交通支撑;常态化落实“一企两员”帮扶指导,开展党建业务指导、助企帮扶和政策宣传等11次,今年为北岙隧道至南港道路新建工程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40万元;指导嵊泗国海航运有限公司党支部打造企业所属船舶海上党建微阵地,创评“航行的支部”先锋船1艘,推动企业支部建设规范化。
二、存在问题
一是港口产业链招引压力增大。一方面,国际、国内运输服务市场持续低迷,市场复苏缓慢,导致港航领域海运运力下降、企业效益下滑,产业链企业落地意愿不强,海事服务总产出增长乏力;另一方面,项目招引需要相应配套政策进行保障,县级层面出台相关招引政策有限,需要省市关于土地、岸线、海域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
二是低空经济场景拓展存在瓶颈。受空域开放程度限制,难以支持固定线路的场景开展,空域管制瓶颈亟待破解;国内关于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领域的支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为产品生产、项目运营、业态开发带来审批等方面的困难;现有无人机抗风能力普遍不强,优质海鲜的供需两端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整体商业化运营场景不够成熟。
三是客货邮融合发展水平尚待提升。目前,我县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县乡村三级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农村物流运营主体的信息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各类品牌快递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龙头物流企业尚未培育建立,相应激励、扶持等配套机制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海岛客货邮与当地农特产品销售、电商发展等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潜力有待挖掘。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港口经济再释放,夺取“一流强港”新成果。
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21亿吨;全县货运船舶总运力突破60万载重吨;力争全县海事服务总产出达20亿元。
一是紧扣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赋能铁矿石产业发展。立足县域实际,加快建成投运国家大宗商品储运MJS基地项目,对接谋划国储加商储运营模式,支持MJS基地完成“330”开港目标;主动积极对接宝钢股份、宝武资源等企业,推动马迹山港区公司化落地,实质推进铁矿石贸易落地,推动马迹山混矿项目和浦远公司持续释放产能,推动港口研究院建设,力争把马迹山港打造加工、存储、贸易、中转一体的铁矿石资源配置中心。
二是紧扣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港口能级提升。加快推进小洋北侧集装箱项目、LNG站线扩建工程、洋山国际中转物流园区项目等建设,协同推进小洋山建海联运中心项目,谋划新建沈家湾2万吨级通用码头,力争完成申港石油15万吨码头升等项目并开展调试运行,争取宝钢马迹山港二期卸船码头40万升等、绿华减载平台5万吨升等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绿色港区建设,积极谋划推动甲醇加注中心和LNG水水中转等项目,督促企业完成新建2套高压港口岸电设施。
三是紧扣港航物流海事服务产业链提质,积蓄港航服务发展动能。持续推进洋山东锚地、北锚地建设,协调推进绿华海事服务锚地开放启用。聚力推进洋山海事服务产业园建设,协同推进洋山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二期、洋山江海直达海事服务基地等海事服务产业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洋山海事及船舶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招引海事服务企业集聚;稳步推进马迹山保税燃料油外舷加注,推动绿华锚地开展LNG加注,争取LNG水水中转试点,提前谋划船用甲醇加注。调整优化航运服务业补助政策,加大航运企业招引和新增运力力度,优化航运企业运力结构,着力培育航运龙头企业和专精特航运企业发展特色航运,支持企业参与和开展全程物流、直达运输等现代物流服务,推动嵊泗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交通瓶颈再突破,构筑“立体交通”新格局。
2025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工程投资1.69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3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14公里。
一是拓宽对外交通衔接布局。主动融入沪舟甬跨海大通道(洋山段)谋划建设,深入谋划马鞍列岛车客渡、马关第二通道、黄龙峙岙客运中心等前期论证工作,规划沈家湾接线道路隧道方案,为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优化沈家湾枢纽功能布局,进一步推进沈家湾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沈家湾交通旅游集散中心项目6月底前完工并投入试运营,完成沈家湾接线公路和沈家湾沿山公路建设。高效联网长三角,迭代上海虹桥、临港滴水湖等城际班线,稳步拓展至苏州、嘉兴等周边城市旅游客运专线。
二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迭代升级“蓝色岛链”,持续提升一批陆岛交通码头、场站品质,加快推进泗礁岛陆上客运中心项目,完成南区停车场和北区客运大楼主体结构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80%;推进中柱山危化品码头建设的前期工作,配合推进花鸟北岙客运中心项目建设。结合海岛特色,高标准建设嵊泗“四好农村公路2.0”,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普通国道路基路面养护工程、圣云线公路提升改造及金青大桥维修加固工程,进一步提升海岛公路的品质和通行能力。高质量发展海上客运,深入推进客船等交通设施向品质化转型,推动“相遇·花鸟”定制高速客轮如期建成。
三是发展海岛低空经济。加快构建低空经济先飞区,布局低空地面基础网、低空航线网、低空飞行服务网“三张网”建设,全面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潜能,推进低空合作项目和应用场景落地。加快构建空中交通格局,加大短途客运运输支持力度,探索运行临港新片区等点位至花鸟及我县其他岛屿的散客固定班线。继续加强与上海华东无人机基地、丰翼科技等现有无人机运营相关企业的合作,布设县域无人机起降点,填补外岛乡镇点位空白;继续推动无人机货运商业化运行,联合菜鸟联盟等平台打通供需通道,破解货源单一导致营运成本高的问题,加快构建自嵊泗发散,联通舟山本岛、上海方向的物流运输通道。
(三)聚焦行业规范再提升,强化服务与监管供给。
紧紧围绕城乡公交一体化、水路客渡运一体化、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和标准化路径打造等重点领域聚力攻坚,努力提升海岛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速构建海岛“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
一是持续推进水陆交通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水路客渡运一体化建设,推进渡运公交化改革、老年人优惠政策、售票规则统一等工作,迭代升级水路客运票务改革,对我县水上交通客运服务品质实施精准提升。持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继续优化公交线路、旅游专线布局,协同文旅等部门探索“公交+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交通公共服务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实施船舶更新和舒适性改造,推动县内客运运力结构持续优化,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和交旅融合需求。
二是迭代升级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2.0。持续优化点位布局,拓展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做好三级物流站点布局的适应性调整;继续探索站点“一点多能”综合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广度,实现站点长期可持续运营。立足海岛实际完善“海上蓝色公路”优惠通行机制,推进“菜篮子”车辆、“客货邮”车辆、特定车型货车等过渡优先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海岛物流运输降本提质增效。
三是不断强化交通港航领域行业监管。深入推进标准化路径打造,不断规范符合我县实际的巡游出租汽车运营服务标准,研究嵊泗县品质水路客运服务规范标准和共享电单车管理标准体系等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海岛客运服务品质提质升级。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交通港航领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保障春运、两会、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行业安全。围绕绿色港口建设,强化船舶港口防污染治理行动,推动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与转运、处置设施有效衔接。强化行业监管,积极会同交警、海事等部门形成监管高压态势,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强化交通执法监管威慑力。
(四)聚焦党建引领再蓄能,推动“开路先锋”更出彩。
一是筑牢党建引领根基。抓牢党组领学促学,立足前瞻性、群众性、实用性定位开设“交通讲堂”;紧盯基层党组织治理薄弱环节,强化星级党组织评定提质创优,按照“一单位一特色、一单位一品牌”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创建,打造“开路先锋”党建品牌矩阵,成为推动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二是助力党业互融并进。抓实行业党建工作,优化载体结构,有效运用“一企两员”服务体系、“诉求直通车”工作机制,融合货运领域、海上客货邮积极探索党业融合新模式,助力党建与行业发展互融合共促。深化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创新、健全干部选拔、培养、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全力保障和推动交通港航领域改革发展。
三是打造“清廉交通”样板细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以“清廉交通”建设为引领,以“清廉执法”颗粒细胞建设创“清廉交通”亮点,推动清廉建设有机融入全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案例警示、宣传引导、纪律监督、清单管理等方式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机关作风,积极打造勤廉队伍,营造廉洁从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