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00264327XK/2024-32544
县财政局
财政预决算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7-26 16:14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嵊泗县财政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嵊泗县2023年财政决算,请予审议。
2023年,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财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县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进提质”的发展策略,以“实干争先”为工作导向,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己任,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倾力打造“美丽嵊泗美好嵊泗”,推动海岛共富探路先行、走深走实。
一、2023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为12.4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5.7%,比上年增长43.1%,主要是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项目等重大工程推进,一次性缴入海域使用金大幅增加。加上转移性收入34.40亿元,收入合计46.81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6.4%,比上年增长21.2%。加上转移性支出1.55亿元,支出合计46.81亿元。收支相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3年10月30日,报经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计划进行调整。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406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全县预算周转金386万元,按规定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数为10.5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2.1%,比上年增长6.5%。加上转移性收入1.97亿元,收入合计12.52亿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数为12.2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8.7%,比上年增长16.5%。加上转移性支出0.25亿元,支出合计12.52亿元。收支相抵,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2023年10月30日,报经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计划进行调整。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下年71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数为2.91亿元,为预算的106.5%,比上年增长10.8%。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数为3.27亿元,为预算的121.6%,比上年增长26.2%。
截至2023年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0.93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数为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7万元,收入合计7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数为7万元,为预算的100%。
收支相抵,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执行情况
2023年洋山港利益分配收入5.76亿元,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收入5.27亿元,LNG项目收入0.49亿元。
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缴入一般公共预算11.88亿元。
截至2023年年末,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累计结余0.87亿元。
(六)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核定我县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5.6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0.82亿元,专项债务4.80亿元)。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0亿元。新增债券主要用于我县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县财政部门始终恪守债务限额,严格控制债务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61亿元,保持在安全警戒线以内。
(七)重点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情况
全年用于民生支出35.98亿元,增长27.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5%。其中:教育支出3.30亿元,增长1.1%;科学技术支出0.67亿元,增长15.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8亿元,增长41.1%,主要是拨付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3亿元,增长14.9%,主要是对社保基金补助增加;卫生健康支出2.74亿元,减少5.8%;节能环保支出1.01亿元,增长58.0%,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环保专项资金增加;城乡社区支出4.37亿元,增长55.8%,主要是拨付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农林水支出12.33亿元,增长45.2%,主要是拨付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交通运输支出3.70亿元,增长273.9%,主要是拨付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及上级转移支付交通专项资金增加;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25亿元,增长0.1%;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0.64亿元,减少73.5%,主要是2022年中央海洋生态修复资金项目支出较大;住房保障支出1.00亿元,增长27.8%,主要是决算要求科目调整;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07亿元,减少9.6%。
全年共安排财政资金10.51亿元,用于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富特色之路,其中:水利基础设施1.0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6亿元,社会发展设施1.20亿元,公共事业运转2.68亿元,教育文化、卫生专项资金1.51亿元,垃圾集中处理0.28亿元,减船转产0.93亿元,文明城市创建0.50亿元。
(八)预算绩效开展情况
稳步推进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初步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让更多财政资金流向使用绩效好、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领域。
2023年开展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涉及县级部门91个,项目931个,财政安排资金7.60亿元。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人才专项经费等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价和下级政府财政综合运行绩效评价,涉及财政预算资金3.72亿元。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科学设置绩效目标的重要依据,将评价结果向人大报告和社会公开。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升绩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扎实推进重点绩效评价整改工作,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二、2023年财政支出和预算执行效果
(一)量质并举,坚决稳住收支运行根基。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拓源挖潜,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努力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财政保障。激发税收增长的新动力,推动重点项目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洋山港、马迹山港两大港区实现地方税收1.55亿元。非税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项目等重大工程推进,缴入海域使用金5.69亿元。积极争资争项多点发力,获上级转移性资金18.69亿元,新增政府债券1.40亿元,为海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资金保障。
(二)有保有压,持续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完善财政资金的全面协调使用机制,确保民生领域投入得到优先保障。坚持一体融合推进海岛共富、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全力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2023年全县民生支出35.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5%。加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资金保障力度,投入5549万元高质量建设防洪排涝、幸福养老、老旧小区改造、渔业除险保安等项目。全县财政统筹落实6119万元,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兜牢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110元。全县财政落实1675万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开展“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试点工作,撬动金融活水帮助扩中家庭增收致富,惠及扩中家庭335户,贷款余额达6071万元。
(三)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支持经济发展。高质量落实“8+4”经济政策体系财政要素保障,有力推动各领域政策措施精准滴灌,承接下达省级“8+4”政策资金3.73亿元,配套相应县级资金6亿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落准落稳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系列减负降本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1.33亿元。积极推进惠企政策集成,梳理惠企政策清单6类146条,涉企资金1.17亿元。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农支小作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担保业务费率降至年化0.25%,累计减免担保费269万元。严格执行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全县面向中小企业份额4亿元,占政府采购总额的96.5%。
(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管理质效。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浙里基财智控”,不断推进预算改革提质扩围。开展财会监督、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切实严肃财经纪律。组织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县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新一轮县属国有企业整合提升行动,加强国有企业监督、融资、参股管理,迭代升级国资综合监管系统,健全完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工作。
三、2023年财政运行中的难点问题
2023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运行平稳,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县财政在保障高质量发展、聚焦聚力“美丽嵊泗美好嵊泗”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与压力,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多元化收入来源,收入结构有待优化。在财政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和结构配置上存在短板,非税收入占比较高,大幅的一次性收入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税收基础尚未稳固建立,持续增长的税源保障面临挑战。
(二)收支矛盾紧迫性凸显,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推动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走好走稳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落实“8+4”经济政策体系的财政保障力度显著增强,民生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大幅增长,导致财政运行处在“紧平衡”的态势,财政压力日益显著。
对此,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深入研究,主动谋划,努力克服支柱财源不够稳固、刚性支出不断增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管理,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构建持久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稳固财政安全的坚固防线,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财会监督,努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预算管理质量。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实”字着手,聚焦收入组织稳大盘。紧扣全县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提高组织收入工作质量,根据全县各区域产业布局引进港口物流贸易、新能源、水产品精深加工、高端旅游等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财税贡献多的产业化项目,提高税收占比。挖掘潜在非税收入,做到应征尽征、应收尽收,提升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强化政策落实,紧抓源头管控,从严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加大向上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力度,合理统筹调度国有资产出租出售、土地出让进度,多渠道增加政府可用财力。
(二)“准”字导向,聚焦大事要事保重点。聚焦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8+4”经济政策体系等重大决策部署,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对大事要事的服务保障能力,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支出需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重点领域优化提升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全力推进西城区幼儿园、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加快县级医康养联合体建设,整合优化外岛乡镇养老机构布局。推进县域“菜篮子”供应同质同价。建立行政性国有资产“线上公物仓”,推进资产共享共用,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
(三)“效”字为重,聚焦财政变革增质效。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保障基本与激励奖补相支撑。推进县域医共体财政保障体制改革,提高县域医共体运营效益,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开展“财会监督加强年”行动,以建立健全财会监督贯通协同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机制建设。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撬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进政府采购服务向增值型转变。深化绩效改革,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拟出台财政专项资金事前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强化绩效监管水平。
(四)“控”字托底,聚焦风险防范稳运行。精准预算编制,合理预测财政收入和支出,把控资金安全,坚决防范支付风险。精准盘活存量资金,加大对各项资金账户的清收力度,提升资金效益。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结算、决算审核,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单位新一轮入围工作。全面规范预决算信息公开,严肃财经纪律。健全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任务繁重而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坚定引领下,紧密依靠县人大的监督与指导,不断深化改革,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强化财政监管,为高质量建设“两美嵊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