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4-3237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4-07-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4-32373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4-07-03

  • 文号:

    嵊文建指提〔2024〕2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嵊泗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3 15:04

信息来源:县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徐倩璐委员、张艳委员、方思蝶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创城效应常态化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所涉及的建议非常中肯,对我县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承办过程中,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与县公安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菜园镇等职能单位多次对接,认真落实提案中的各项建议,现将提案中涉及的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在正式答复之前,先把去年的创城工作成效向徐倩璐委员、张艳委员、方思蝶委员做一下汇报。2023年,嵊泗县紧密结合迎亚运城市文明大提升行动和“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全省20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唯一县级代表,参加中央文明办在绍兴召开的改革改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江浙沪片区座谈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一是督查效率明显提升。2023年运用省“全域文明数智通”平台上传交办各类创城相关问题78171件,问题整改率100%,参与督查9864人次。在全市各县区、管委会2023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总分位仅列普陀之后,排名第二。

二是创建机制不断完善。通过“抄告+交办+督办+反馈”“日督查、月通报、季测评、季晾晒”等机制,全年完成4个季度实地测评,下发20余期通报、197份交办单、43份抄告单、4份督办单。城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居民闯红灯、乱停车、逆行、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礼让斑马线率达95%以上。

三是听民声解民忧力度更大。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来敲门”—“民生小事”调查活动,征集、汇总、交办和整改“民生小事”900余件,创城“靠民利民”导向更为清晰。在县创建办组织的入户问卷调查中,群众满意度高。

四是全民“学礼”氛围浓厚。全县掀起争做文明有礼嵊泗人的热潮,先进典型不断涌现,2023年共选树产生省级道德模范1人,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3人,浙江好人5例,舟山好人11例,其中省级道德模范戎儿入选2023年全国“诚信之星”候选人名单。《“乘风破浪 载光‘泗’海”》关爱偏远海岛留守老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爷爷奶奶的零花钱》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3年第四届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银奖。东海社区、基湖村、“海上文明实践号(舟电16号)”、嵊泗海关、嵊泗海陆双模式海上讲堂分别入选省级“浙江有礼•四个一百”典型展示名单。“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垃圾不入海”等文明实践多项特色工作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报道。

经过三年的创建,城乡面貌改变有目共睹。但就像徐倩璐委员、张艳委员在提案中提出的:创城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群众的创城参与度需进一步激发,文明自律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各职能部门联动机制需进一步规范,统筹协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今年的创建中,我们继续深化以“绣花”之功,创文明之城的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传导压力、凝聚共识,做深做实城市硬件优化、软件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文明工程,扎实推进创城各项工作,确保创城效应常态化。

一、提升落实执行力,高质高效推进创城机制体制运作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类部署会、整改会、面商会、工作例会等,对工作推进中的急难险重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决策。深化创城二十项提升行动,充分发挥专项组职能,实行销号作战,完善实地检查“抄告+交办+督办+反馈”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

二是强化实地督导。用好省全域文明数智通平台,落实“日检查、月通报、季排名”制度,针对创城重点点位开展常态化日常督查,对全国文明村镇嵊山镇、黄沙村、基湖村等开展专项督查,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月度通报。

二、提升全域氛围感,多措并举提高海岛市民文明素养

一是营造浓厚的“嵊泗礼岛 有你更好”氛围。全县68个县属部门单位、省市属在嵊单位继续执行“领办制”,要求每周下沉到4个城市社区的27个小区、80条背街小巷、34幢散楼,积极开展创建各项工作,着手改善辖区群众居住环境。广大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致力通过“礼岛”温度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心。针对“破、旧、损”的基础设施继续开展提升改造,城市环境更“靓”更宜居,确保文明创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二是以“文明实践+”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将提升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文明素质浸润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打造全域文明实践“大矩阵”,依托全国文明村基湖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有礼带1条,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5个、文明实践点30个,新增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10艘,继续组织开展“浙风十礼 从我做起”“垃圾分类我先行”“道德讲堂”“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融入文明新风的主题活动。

三是以“典型人物”引领社会“文明新风”。继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先进典型评选、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切实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秩序

一是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2024年截至5月份,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城区各类市容、市政、环卫等问题,运用智慧城管平台立案9480件,结案9430件,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66起;借助智慧城管视频监控和中队网格巡查,对乱晾晒、乱扔烟蒂、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并曝光,截至目前已在户外电子屏发布5期,曝光不文明现象120余个;开展小广告集中清理、流浪犬抓捕、不文明行为治理、僵尸车专项清理,油烟净化设施专项检查、垃圾分类专项检查、非机动车位停车位新划补划行动、山塘水库防溺水巡查、露天秸秆焚烧巡查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检查整改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使用情况44家,施划修补停车位2000余米,清理违规氛围布置以及小广告不规范张贴53处,抓捕流浪犬43只,不文明养犬立案6起,对乱扔烟蒂等不文明行为立案24起,各类案件涉及罚款金额共计0.683万元;扩充“城警联动”联勤人员,实施严查严管联合攻坚行动,实现主次道路严管全覆盖,上半年累计纠正跨门经营 220起,拖离违停车辆 499辆,清理“僵尸车”89辆;修复各类破损市政公共设施及城市家具386处、破损台阶2余处,更新窨井设施39余只。

二是加大交通秩序管理力度。2024年截至5月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全县各乡镇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工作1次,全县整体道路交通情况良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隐患路口整治行动,排摸公路开口16处,计划3个路口“全封”、2个“半封”,其他11个路口实施七必上或三必上改造;动态修补机非隔离护栏7处;开展两轮次城区机、非车辆违停乱停集中整治行动,查处机动车122辆、查扣非机动车252辆;相继开展春季交通违法整治、春雷等行动,共计查处违法6752起,其中酒驾37起、三超51起、电动车违法3677起;对重点路口违法进行统计,城区重点路口非机动车、行人守法率及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实际在95%以上。

三是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力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农贸市场、大型餐饮和“五小行业”巡查专班,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巡查率、覆盖率和有效率达到100%规范管理要求。2024年截至5月份,共检查经营主体1425家次,发现风险问题数305个,处置和整改率均达100%;共处置中心农贸市场问题422个,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9份,停业整顿10户,累计评选出文明经营户40户,新增设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点位4个,增加宣传面积40平方,进行墙面刷白、消暑、照明、排水、消防设施改造、除四害等300余处。

四是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持续开展小区软硬件提升工程。2024年截至5月份,共增设、更换爱护花草等各类温馨提示100余块,补种、更新绿化2000余平方米,修补粉刷楼道墙面、外墙面共计1000余万平方米,更换路面及台阶破损大理石80余处;开展局专班周巡查+物业、专职巡逻员日巡查机制,上半年累计巡查200余次,整改完成乱停车、乱晾晒、乱堆放等各类静动态问题3000余个;同时,加强物业行业监管,每季度对物业小区开展各类考核,提升物业企业服务积极性。菜园镇共提升城区背街小巷软硬件45处,整治美化环境275处;从解决脏、乱、差入手,对城区68栋散楼楼房及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解决了一批包括房屋加固、屋面防水、外墙粉刷、屋顶漏水、线路整改、飞线充电等在内的民生问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城区多条主干道和多个主要节点进行了景观打造,在望海广场、嘉域生活中心、24个花坛等多处平整绿地,栽种各色花卉共71854株;按照“宜绿则绿”“能绿尽绿”“应种则种”原则,开展城区复绿补种工作,补种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打造望海广场、云龙路休闲角两个“席地能坐”保洁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便利、优质的生活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三位委员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