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20026431300/2024-32386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113309220026431300/2024-32386
县发改局
2024-07-05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7-05 10:33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尊敬的陈国军等11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大岛建、小岛迁”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工作的议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大岛建、小岛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议案由我局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菜园镇等部门办理。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事宜答复如下:
一、关于创新搬迁群众就业渠道的意见。
(一)搭建平台整合就业资源。我县聚焦“大岛建、小岛迁”战略实施需要,鼓励迁居群众开展灵活就业,整合信息平台资源,通过县内“引才云”“舟小聘”小程序等发布的灵活用工招工信息,提供多渠道招工岗位信息来源。2023年全年累计“浙里找零工”岗位信息发布745条,求职者信息364条,达成意向信息129条。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从引导市场就业、鼓励灵活就业等多方面保障迁居群众生计。组织用工企业开展形式多样招聘会,为迁居群众搭建自由择岗平台。
(二)积极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动态更新迁居村劳动力资源,认定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帮扶覆盖率100%。结合迁居群众实际情况,鼓励迁入地企业优先录用迁居群众,就地就近托底帮扶。对无法实现市场就业的迁居群众,推出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2023年以来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22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2人,其中绿华村1人。通过开发一批保洁、保安等适合迁居群众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开展迁居劳动力创业培训。结合用工实际,组织人社专员和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三送”服务,针对性提供就业宣传、政策讲解,对有创业意愿的迁居群众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创业帮扶工作,落实创业扶持,及时兑现创业补贴政策。结合海岛县产业特色,按需开展嵊泗特色民宿管家培训,聚焦“一老一小”社会难点,组织适龄人员开展育婴员、保育师、养老护理员等家政服务行业。同时大力开展中式烹调师、营销员、电工、钳工等港口餐饮类工种的培训,帮助迁居群众掌握就业本领,促进就业。目前已开发储备就业岗位120个。
二、关于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意见。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分散式、院落式安置方式,让迁居群众享受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帮助他们结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快速融入新环境。统筹服务,资源联享。根据迁居老年群众多的情况,推出家门口“菜篮子”专供、城市生活技能培训、本岛游等个性化服务。并借助乐和东海志愿者、一天一点爱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各方力量,常态化为迁居群众开展剪发理发、医疗保健、文化演艺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42场次。同时,依托省市县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开展帮扶义诊,舟山广安医院、413医院等先后组团赴金平幸福驿家提供疾病诊疗、预防和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累计服务群众650人次。增强迁居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活动联办,治理联动。针对幸福驿家的迁居群众,组织开展“小岛你好·共富共美”金鸡山渔港风情节系列活动16次,邀请他们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针对分散在各村社的迁居群众,邀请他们参加所在村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做灯笼等系列活动。同时支持有意愿的迁居群众投入村社中心工作,如鼓励他们运用“三事分流”工作法调解矛盾,累计协调解决口袋公园建设、老年人配送餐等事项12件。并逐步引导迁居群众加入公益性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文明创城、网格走访、防台防汛等各项工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聚焦新时代“大岛建、小岛迁”工作,以引导小岛居民迁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主线,继续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菜园镇等相关部门持续跟进做好服务保障、就业帮扶、人文关怀等工作,推进迁居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共享海岛共富成果,确保迁居群众“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
嵊泗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