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02643384W/2025-32527

  • 发布机构:

    枸杞乡

  •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嵊泗县枸杞乡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5-01-17 09:33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枸杞乡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4年,枸杞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统筹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安全生产久久为功。一是体系制度不断完善。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全面压紧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完成三级应急消防管理站和二级专职消防队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构建三位一体应消体系,条抓块统,高效联动,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力以赴打好防汛防台抗旱主动仗,成功应对“格美”“贝碧嘉”“普拉桑”等台风侵袭。二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紧盯涉海涉渔、道路交通、消防、旅游、工贸危化等重点领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统筹乡应急消防站、乡派出所、马鞍列岛综合行政执法队、各村网格员等力量,全覆盖检查各类场所1118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3467处,执行处罚36起。严格落实帆张网渔船“每水必检”制度,开展集中隐患排查10次,发现并整改隐患667条,严禁渔船带病出海。强化乡镇纳规船舶动态监管,严格落实渔船点验制度,坚决打击“三无”船舶,持续压减纳管船舶数量,累计压减纳管船舶33艘,取缔“三无”船舶54艘。三是教育培训功在日常。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开工第一课”、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发放相关宣传手册3000余份,全面提高群众安全防护意识。持续加密应急演练频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与技能培训46场次,覆盖人员1070人次,有效提高事前预防能力及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水平。

(二)聚焦特色产业积蓄动能。一是渔农产业转型升级。稳妥推进帆张网减船转产,深化海上“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两新”工作,累计打造安全引领船4艘,完成整治船16艘。开展苗种管理前期调研,推动鲜销合作社改革,取消8%的销售服务费与8%的苗种保证金,实现单纯以销售价格采购贻贝的目标。强化联合监管和抽检,累计开展抽检工作12次,抽检苗种115亿粒,进一步规范苗种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养殖海域使用管理,全面完成海域使用租金收缴工作,启动近岸海域退养还海工作,完成50亩违规桁地整治。加快推进农业“双强”项目,完成自动包苗机试运行,优化收获清洗一体船功能布局,建成投运贻贝产业农事服务中心,贻贝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新型综合体初步成型。1-9月渔业总产量11.94万吨,同比增长5.88%,渔业总产值5.88亿元,同比下降16.13%,其中养殖产量9.10万吨、产值4.54亿元。二是工贸企业迭代赋能。充分发挥嵊泗贻贝协会自治作用,实施“嵊泗贻贝”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推动嵊泗、普陀两地公检法签订协同保护框架协议,制定跨区域执法司法联席制度。持续推进水产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借力农业双强、揭榜挂帅等项目载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累计完成科研经费投入506万元,重点突破优化自动剥壳、分拣包装等关键环节。推进一米八贝类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建设前序处理和静养车间,进一步提升产品保鲜能力。一米八鲜活贻贝销售已覆盖全国30个城市、377家盒马鲜生门店,终端销售额近900万元。扎实推进贻贝产业链“一类事”增值化服务改革,全面梳理养殖企业需求清单35条,现场解答及事后解决养殖技术需求35条,累计帮扶45人次。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双倍增”行动,净增“四上”企业5家。1-9月实现工业总产值0.9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0.55亿元,同比下降35.13%。三是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推进奇观村中心区块至山海奇观道路改建,构建奇观“海角一号”、龙泉“一米沙滩”、东昇“旅游综合体”、山海奇观“山顶茶咖”“1+3”游客驿站功能布局。深化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与民宿扩中提低行动,完成微改精提项目5个、扩中提低民宿7家。深入谋划民宿3.0版建设,龙泉老鹰窝高端民宿聚落完成整体规划及投资协议签订,东昇民宿综合体建设项目年内启动。深挖“贻贝+旅游”融合文章,联合“一米八”举办嵊泗枸杞贻贝文化节,打造海上综合平台,累计认定民宿融合示范户11家,民宿人才13名,成功入选“全国最受欢迎网红民宿岛”,进一步打响“蓝海牧岛·自在枸杞”旅游品牌。1-9月累计接待游客9.8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6%和4.85%。

(三)聚焦民生共富持续发力。一是民生优享不断升级。

以养老机构撤并为契机,整合老年人日托、简餐、文娱、为老服务、基础医疗等多重功能,完成民生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向居家养老服务转型。充实养老护理员队伍,扩充服务清单目录,实现配送餐扩面提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做深做实东部乡镇一体化办学,高质量完成融合过度。实现全乡村民用水、菜篮子特价菜、瓶装燃气同城同质同价,建成投运客货邮乡级配送中心及村级驿站,群众生活“实惠便捷”度不断上升。二是海岛共富见实见效。持续发挥共富工坊带动“家门口就业”作用,新增工坊1家,全乡6家工坊累计提供固定用工岗位30余个、零时计件岗位200余个,人均增收超2000元。推进“小岛你好”4个市级年度验收项目建设,通过“小岛你好”市级验收,力争摘得金牌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4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补助项目全面完工,累计争得资金300余万元,村级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三是和美海岛尽善尽美。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围绕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高质量推进嵊山-枸杞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及全乡5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全年投资5000万元,龙泉村渔用码头改扩建工程、枸杞乡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枸杞乡污水终端管网改造工程等13个涉及安全生产、产业发展、民生设施改造的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5个县级重点项目、8个县乡两级民生票决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其中2个县级重点项目、7个民生票决实事项目已完工,全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持续深化“海上环卫”机制,常态化开展“两面一线”保洁工作,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积极推进渔农村污水终端及管网改造,获评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环境卫生半年度考核位居全县前列。

(四)聚焦基层善治促进和谐。一是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坚持政治建设首位度,夯实“书记抓、抓书记”主体责任,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抓实理论学习。持续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建设,与宁波大学签订乡村两级校党建联建协议,深化与市机关事务局三级联建,不断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守牢意识形态责任田,实行目标量化管理。深化“蓝海牧岛石榴红”民族品牌,构建“三有”“两走”“两结合”民族团结进步争创体系,促进各民族共融共富。二是基层治理不断完善。全面推广“源头治理+三事分流”机制,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编纂制定《便民服务一本通》并印发7700余册,进一步理清“私事”权责边界,引导群众养成自治自理意识。用好“七张问题清单”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累计发现并整改销号93条次问题,纳入省级清单1条次,县级清单1条次。深化数字化改革,统筹推进海岛警务机制变革,梳理形成具有枸杞特色的海上“枫桥经验”,打造“无案、无访、无忧”平安海岛,切实维护社会面稳定。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完成各村“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三是廉政底色不断深化。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12件,处理处分11人次,制发监察建议书2份,进一步推动清廉枸杞建设提质增效。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处置民生领域、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7个,切实守护群众利益。扎实推进“三清一促”工作,专项整治村级“三资”管理突出问题19项,助推村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制定《枸杞乡重点工作闭环落实“542”机制》,厉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是安全管理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导致安全生产排查整改质量不高,“治反复反复治”的问题还需更大力度攻坚突破。帆张网减船转产、纳管船整治、养殖辅助船管理的压力比较突出。二是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前三季度全乡一二产产值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贻贝产品销售疲软。国内销售方面,受水产品市场整体低迷影响,鲜销贻贝需求大幅下降;出口贸易方面,俄罗斯市场受俄乌冲突影响存在贸易结算兑现不稳定因素,泰国市场因为产品包冰标准不统一存在出口价格不稳定现象,导致外贸出口受挫。本地企业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使得嵊泗贻贝在产品价值提升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困难。一米八公司短期内受制于交通运输、加工能力等影响,示范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产值数据略有增长,但旅游产品单一,游客服务水平整体不高的短板依然存在。三是公共服务存在短板。海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的服务水平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群众获得感仍需提升。四是基层事务权责不清。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但权责边界不清,责任意识不明,过度依赖村委、政府解决个人琐事的现象普遍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工作的负担和压力。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枸杞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县委县政府“1615”行动实施方案,围绕“生态立乡、渔业稳乡、工业强乡、旅游活乡”总战略,进一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全力绘就“蓝海牧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除险保安,筑牢发展根基。一是筑牢安全生产底线。聚焦全产业链安全管理,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落实“双闭环、两集中,两联动、两追究,全覆盖、全流程”机制,常态化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帆张网渔船、4类纳规船舶的安全监管,加大基层宣教力度和技能培训,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二是大力抓好生态环保。深化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施后头湾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贻贝壳处置中心、东昇汽车修配厂等项目改造升级。优化“海上环卫”机制,全面开展“两面一线”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全乡污水终端及管网改造,进一步优化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三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决落实“四下基层”,完善民情民意收集研判机制,推动“源头治理+三事分流”落地落实。积极开发“三事分流”在养殖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强“海洋生态警务”与“海陆共治警务”建设,持续深化助廉工作室作用发挥,构建共商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聚焦产业发展,稳定经济基础。一是推动渔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强化政策宣传,引导渔民自愿减船。全面推进“两新”、千万工程、安全引领船打造等工作,严管严控纳管船舶,持续缩减乡镇纳管船舶数量,探索制定中长期清退实施方案,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加大与县海经局、县海投的合作,深入探索国有企业飞地养殖和苗种集中采购经营模式。推广“数智得海”应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高效处置违规行为。继续推进近岸海域退养还海,优化养殖海域功能布局。推动农业“双强”项目成果应用,推进自动包苗机和收获清洗一体船实际投产应用。二是推动工业能级稳步提升。积极促成一米八与本地企业深入合作,优化改良冻品贻贝加工流程标准,拓展中高端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动一米八贝类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及三期项目建设,增加鲜活贻贝、冻品贻贝生产线及附属配套设备,提升整体加工能力。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招商,重点聚焦贻贝壳精深加工,对接目标企业落地产业配套项目,改进贻贝壳处置方式。三是推动海岛旅游健康发展。持续构建“1+3”的游客服务“网格化”格局,重点推进东昇民宿综合体项目建设、山海奇观“山顶茶咖”游客驿站功能布局与建设。积极谋划推进东昇四岙、龙泉老鹰窝区域的高端民宿聚落打造项目,以“数字游民”概念打开海岛旅游经营新模式。聚焦海洋文旅融合,打造包括展馆运营、项目体验、主题餐厅等在内的产业研学旅游路线,拓展“贻宝贝”IP文创周边。依托海上综合体平台开发贻贝养殖互动体验、海上观光等旅游项目。

(三)聚焦招商引资,激发发展动能。一是注重科技创新。借力揭榜挂帅、龙头企业技术合作等载体,继续引导本土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重点突破冻品贻贝工艺改良、精深加工产品,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在苗种改良、标准化养殖方面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深入推进一把手外出招商机制,充分利用招商平台资源,招引各类优质企业注册落地。进一步梳理明确住宿、餐饮、养殖加工领域培育对象,加快“个转企”“小升规”和“四上”企业培育入库,形成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市场格局。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贻贝产业链“一类事”增值化服务改革,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集成服务模式,实现贻贝重点骨干企业服务清单定制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内容精准化。继续推进地理标志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强“嵊泗贻贝”地理标志保护,维护市场秩序。

(四)聚焦海岛共富,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推进枸杞乡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建设工程、枸杞岛后头湾沿线生态护岸建设工程、枸杞乡后头湾渔用码头新建工程、枸杞乡后头湾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奇观村历史文化村项目建设,力争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二是持续提升海岛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东部乡镇教育一体化改革后半篇文章,稳步提升海岛教育质量。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嵊山-枸杞医疗资源整合配置,积极承接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帮扶。加快推动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转型,稳妥完成枸杞养老院撤并,积极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养老模式,进一步充实持证养老护理员队伍,提高养老护理服务水平。三是大力抓好村级经济发展。继续深化强村富民村集成改革,完善“一村一策”,确保实现稳定增收。依托各村功能布局定位,以县级竞争性项目+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的方式,分类推进各村闲置农房土地盘活,优化布局海岛旅游业态、渔农业物资堆放仓储,重点推进东昇民宿综合体、后头湾区域物资堆放场地等项目。立足贻贝产业上下游资源优势,通过“村企联建”机制引导各村开展贻贝产业养殖配套机械化服务项目和示范养殖试点项目。

(五)聚焦党的建设,强化组织基础。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续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水平,筑牢支部堡垒作用。树立“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思维,完善系统协调、闭环管理制度。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纪法教育常态长效,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健全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凝聚队伍向心力。用活用好“一把手”论坛、珞青杞航2.0、“学习+锻炼”等平台载体,引导干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持续写好“三双三亮”后半篇文章,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村后备干部储备、提能,打好村级换届提前量。三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贯通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提升运用“四种形态”的质量和效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监督,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一村一品,释放清廉品牌叠加效应,绘就乡村振兴廉洁底色。进一步健全工作闭环落实“542”机制,有效提高领导干部工作效率、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