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873643838/2025-32693

  •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管局

  •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24 14:2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4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立足职责职能,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现将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增值化服务举措落地,迭代5个“一类事”服务场景,推行“代位变更”登记化解变更难题,餐饮开办综合指导服务模式入选省委改革办《浙里改(竞跑者)》典型案例,民宿消费纠纷多元调处模式入选省委改革办“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案例。做好入市服务“第一课”,185家新设主体提供事前告知辅导。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一码通行”,下载率达89.18%。全县新设经营主体2341家,较去年同比增长29.19%,出台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新增“个转企”28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组建“专家智库”,共审查增量文件265份,清理存量文件71份,督促整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3个。完善“风险+信用”综合监管体系,高准制定跨部门检查计划,“双随机”抽查占比率达92.23%,有效减少涉企非必要干扰1141户次。

(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总数达6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9件。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工作,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企业名录,出口类数据存证登记首次破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再创新高,达到39.52亿元。实施质量强县战略,修订县级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质量建设与品牌创建综合奖补办法,新建全县首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华利水产有限公司的冻贻贝实现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完成1家标准创新型企业初级评定,新培育4名企业首席质量官,推动5家规上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育“品字标”后备企业4家。通过政校合作、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标准化提升,发挥标准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驱动作用,推动嵊泗贻贝苗种包装运输地方标准发布,填补海产品运输领域标准空白。

(三)助力海岛共同富裕。推进“浙里食安”第二批最佳实践培育项目,打造海水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构建集苗种供应、海上养殖、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品牌建设、食安保障于一体的贻贝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工作成效在浙江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深化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打造多元保护和发展格局,嵊泗贻贝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被收入《“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行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汇编》并向全球推广,贻贝产业促海岛共富路径探索入选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多措并举促进个体经济发展,开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监测分析和分类培育,深化“信用+信贷”金融服务模式,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累计发放信用贷款630万元。以民宿行业为重点,试点开展省级民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新增绿色服务“双认证”民宿5家,2家民宿上榜首批浙江省个体工商户“浙个好”公共品牌名录。开展个体劳动者技能培训达700人次,取得食品安全管理技能证书61人、互联网营销师资格93人。

(四)严防严管安全风险。圆满完成第四届浙江省海洋运动会保障任务,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三全、三个零发生”。贯彻落实“大平安”理念,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域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行动,实行食安画像评级,共评选出A级12家,B级67家,C级141家,D级1家;D级目前通过整改已提升为C级,11家C级通过提升改造为B级。完善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重点食品品种上链率达到90.67%,重点主体上链覆盖率达97.77%。建立旅游餐饮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24小时处置调解”机制,高效处置疑似食源性疾病8起。开展流动叉车跨部门综合治理,电梯物联智控实现全域覆盖,组织开展各领域监督抽检工作,包括食品生产经营环节382批次、药品45批次、化妆品12批次、产商品83批次,不合格闭环处置率100%,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163例。

(五)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高标准超额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建成省级示范食品作坊12家、中小学“示范食堂”2家,完成3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县中心农贸市场创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和四星级文明市场。建立渔民海上药事服务链,畅通4艘渔船绿色渠道采购药品,赠送价值3000元常用药品,回收药品500余盒。开展民生领域“铁拳”“亮剑”执法行动,全年查处违法案件202件,其中大要案8件,罚没款345.49万元。营造海岛放心消费环境,整治美容美发行业预付式消费乱象,持续规范节假日市场价格行为,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产品开展排摸和溯源检查,及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办结各类消费纠纷527件,累计为消费挽回损失30万余元。紧盯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公立医院“食安食廉”专项治理,畅通民主监督沟通渠道,深入排查燃油加注行业计量准确性问题,实现成品油质量可追溯管理。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强化“六力六为”作风建设,对干部开展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坚持严管厚爱,优化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方式,实施纪律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倒逼责任落实。通过八小时外“学习+锻炼”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搭建周二夜学、市场监管大讲堂等交流学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三支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工作,完成县委巡察问题反馈整改,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5项。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廉政警示教育走深走实,加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排查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吃喝等重点问题。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助力项目招引落地

1.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着力破除各类隐性准入壁垒,深化海岛商事领域改革,提高“少跑腿零跑腿”海岛办事效率。开展重要项目“三合一”审批,按“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设置绿色审批通道,实行“并联+特办+代办”三合一审批,建立事前事中跟踪指导机制,加快项目的审批进度,确保推进过程顺畅。

2.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体系,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对存量文件实行“自查+抽查+复查”。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会商制度,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流程,梳理并提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指导清单,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精准度,与招商部门共同探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背景下招商引资策略与路径

(二)激励企业创新提质

3.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开展县级政府质量奖申报评选工作,落实奖补激励政策,通过相关媒介对获评企业进行宣传,做好后备企业排摸、培育、指导。完善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面向企业免费开展质量培训,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质量问题。

4.加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力度,开展快速预审备案企业摸排,缩短发明专利授权周期布局能够支撑传统产业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形成的高价值专利规划科研项目当中发明专利产出率和高价值发明专利配比率。积极培育“金种子”企业、专利密集型产业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信贷产品,为企业匹配低利率、更优质的金融产品。

(三)赋能产业发展

5.进一步发挥标准化主管部门作用,制定全县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标准化引领,为2025年六大产业发展标准制修订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推动标准化路径从“课题类、探索式”向团体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靠拢。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建立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对标准梳理、标准制修订、标准执行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6.深入实施嵊泗贻贝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出台嵊泗贻贝地理标志协同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深化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创新“共享法庭+联勤警务+人民调解”联调共治模式,形成嵊泗贻贝地理标志特色发展路径。探索建立侵权投诉举报机制,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推动1家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试点实施贻贝分级销售策略,提升马鞍列岛主产区对贻贝苗种、鲜品、冻品、干品等自检能力,为贻贝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检测技术支撑。

7.对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根据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新的经济形态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划定安全红线,坚持“管服结合”原则,加强合规指导,推行柔性监管。建立共富工坊产品目录,对共富工坊运行场地、条件、人员进行分类指导,以海蜇、卤贻贝生产加工为重点,以点带面制定共富工坊运行管理标准。

8.以民宿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为试点,探索信用体系建设在事中事后监管多领域的应用,推动信用转化、结果互认,逐步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应用通用规则,通过红黑榜曝光、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场景、信用积分与行政检查频次挂钩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海岛消费环境。

(四)全面增值服务

9.从企业需求侧出发,提升服务的主动性、预见性、有感化,健全兜底服务模式,完善入市分类告知制,主动梳理企业高频多发违法事项,举一反三制定正向清单、负面清单、提醒清单“三张清单”,特派服务专员以分类告知形式帮助企业预判可能存在的违法风险点,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寓“事前服务”于“事中事后监管”。

10.完善政府侧集成服务清单,开发与渔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增值服务新场景,搭建“一站式”助企服务平台,提供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产业发展所必要的条件支持,对接舟山市职业院校、县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

11.构建个体工商户“三型”梯次培育体系,建立海岛版分类标准,匹配相应的自主需求、经营特点等个性标签,收集个体户诉求,在优化审批、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方面定制成长方案。通过政府伴随式帮扶、“大企帮小店”结对帮扶,支持引导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迭代转前、转中、转后全周期培育机制,助力个体工商户成长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