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633
统计分析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2-08 10:3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超预期因素影响,嵊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聚焦聚力“985”行动和“1615”行动。全县经济运行稳进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一、抓产业发力,经济运行回稳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6.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9个、1.4个和1.0个百分点,增速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3%,分别拉动GDP增长 1.3个、2.9个和2.7个百分点。
渔业持续稳产保供,养殖产量稳健增长。2024年,全县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6.33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海水捕捞产量20.52万吨,增长1.1%。海水养殖在多元化养殖推动下,实现产量25.82万吨,增长6.8%。其中,牡蛎养殖产量0.56万吨,增长1.6倍;贻贝养殖产量24.74万吨,增长6.2%。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主导行业带动突出。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因今年风力形势较好,产值比上年增长12.7%,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业产值分别增长91.6%、3.4%和1.5%;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下降28.3%。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全市第二。
建筑业发展增势明显,重点企业拉动有力。2024年,全县资质建筑业企业共实现产值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省内建筑业产值13.75亿元,增长10.7%。5家重点企业实现总产值9.76亿元,拉动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5.4个百分点。
规上服务业稳中蓄势,行业间发展差异显著。1-11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5亿元,同比增长2.5%。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及类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其中营业收入下降3.8%,规上营利性服务业类增加值增长25.1%。规上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规上水上运输业营业收入下降2.4%,规上运输相关行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下降6.0%。
二、抓需求释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有效投资稳步推进,结构性指标增速良好。全县贯彻落实“项目攻坚、实干争先”,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拉动明显。2024年,全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14.20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完成88.76亿元,增长74.1%。从千项万亿主要指标看,民间投资增长1.4倍,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31.6%;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下降5.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60.6%。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2.7%,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3.4%。
市场需求显著提振,消费市场平稳有序。在刺激消费一揽子政策带动下,全县扎实开展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消费品市场发展形势良好。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2.90亿元,下降10.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4.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5.8%,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1.3%,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5%。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长2.1%,商品零售下降16.9%。
三、抓要素保障,发展质效逐步提升
港口业发展形势良好,交通运输加快畅通。2024年,全县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702.31万吨,比上年增长4.5%,连续11年超亿吨。分港口看,绿华减载平台和申港石油储运码头分别增长48.5%和34.0%,马迹山矿石中转基地下降1.7%。集装箱吞吐量合计2600.34万TEU,增长4.0%。全年客运量946.26万人,增长3.1%;货运量3301.31万吨,增长11.4%。水上货运周转量378.82亿吨/公里,增长18.1%,增速全市第一。
税收实力显著提高,民生支出近八成。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亿元,剔除上年一次性大额海域使用金收入,同口径增长 10.5%。税收收入5.91亿元,增长7.5%,占62.1%,分税收种类看,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2倍、34.2%和22.4%。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0.08亿元,占比77.3%;在民生类支出中,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农林水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
存贷款余额稳健增加,金融供给支撑有力。2024年末,全县本外币存贷款余额287.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53.62亿元,小幅增长0.8%;其中个人存款增长7.3%,单位存款下降23.4%。在票据融资的拉动下,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3.93亿元,增长4.9%,其中短期贷款增长13.0%,中长期贷款下降4.7%。12月末,全县不良贷款率为0.47%。
用电指标持续向好,电力供应筑牢根基。2024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7.5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全行业用电6.65亿千瓦时,增长12.4%。分行业看,第一产业0.01亿千瓦时,下降2.0%;第二产业0.83亿千瓦时、第三产业5.81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0.8%和12.6%。
四、抓民生福祉,幸福水平不断提升
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共富根基坚实有力。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71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97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73元,增长5.9%;城乡收入倍差保持在1.42。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064元,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27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479元,分别增长5.2%和7.6%。
民生优享稳步走高,社会保障持续扩面。公共服务全域共享,稳步推进“小岛迁、大岛建”工程。重点人群优化保障,创新“民宿+养老”结对养老机制,形成居家型养老新模式。打造零工驿站,促进闲散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8%。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2024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0097人,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别为19655人和34486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372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为26575人和36797人。
物价指数温和变动,八类消费“五升三降”。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下降0.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下降0.5%。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五升三降”,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分别上涨3.8%、3.2%、0.7%、0.5%和0.5%;交通和通信、居住、医疗保健分别下降2.6%、1.0%和0.5%。
五、抓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加强
创新动能加快激发,新兴产业蓬勃壮大。2024年,全县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海上风电项目有序推进,工贸产业加速发展。全年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63亿元,比上年增长8.8%,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0.50亿元,增长91.9%,增速全市第一。
靶向发力精准招商,经营主体活力涌流。全县锚定六大产业链,招商精准度进一步提升。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3522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签约落地并备案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10亿以上产业项目2个。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截至年末,全县市场经营主体总量12445户,比上年增长12.2%。企业3174家,增长9.8%;个体户9209家,增长13.2%。
总的来看,2024年,全县经济稳进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夯实。但当前部分领域依然承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仍需有效化解困难挑战。2025年,全县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两美嵊泗”和中国式现代化海岛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