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00264327XK/2025-32804
县财政局
财政预决算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3-18 15:3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财政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嵊泗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精心擘画的工作蓝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征途上笃定深耕,全力驱动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主线,为“美丽嵊泗美好嵊泗”建设添砖加瓦、赋能续航。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亿元,完成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调整预算的97.3%,比上年减少23.3%,剔除一次性大额海域使用金因素同口径增长10.5%。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来源预计41.5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04亿元,上级税收返还收入1.14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5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87亿元,从其他资金调入10.49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3亿元,完成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调整预算的99.8%,比上年减少14.0%。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2.54亿元(其中:上解支出0.96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0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08亿元),支出合计41.47亿元。
收支相抵,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结余0.08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1亿元,完成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调整预算的76.3%,比上年减少76.2%。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来源预计3.59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51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0.50亿元,调入资金0.0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0.5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01亿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6亿元,完成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调整预算的86.7%,比上年减少71.7%。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0.01亿元,支出合计3.47亿元。
收支相抵,预计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0.12亿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6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0%,比上年减少8.6%。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9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9%,比上年减少11.0%,主要因2024年起工伤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全省统筹。
截至2024年年末,社保基金累计结余0.59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本级预算收入为零。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来源共计7万元,全部为上级转移支付收入。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
收支相抵,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执行情况
2024年洋山港利益分配收入5.91亿元,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收入5.67亿元,LNG项目收入0.24亿元。
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缴入一般公共预算6.78亿元。
(六)政府债务总体情况
经省人大批准,省财政厅核定我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7.4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2.19亿元,专项债务5.30亿元)。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02亿元,再融资债券1.35亿元。截至2024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7.4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2.18亿元,专项债务5.30亿元)。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债务限额将政府债务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目前债务风险安全可控。
(七)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一是坚持做优收入,全域挖掘增收潜力。加强组织收入统筹。坚持“全县一盘棋”,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工具箱”,稳住收入盘子。加强税收征管与培育,加强对小洋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项目等重点税源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的征收,提高征收效率。加强对国有土地、海域、矿产等资源的出让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收益。扩展财政可用财力。对上积极争取,及早研究各类补助政策变化趋向,着力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争取在地方政府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支持。全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6.44亿元,其中车购税补助资金5314万元、农业农村现代化资金3693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449万元、绿色转化财政激励资金3000万元等。加大统筹盘活力度。坚决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理念,勤俭办一切事业,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出台宣传资金统筹管理办法,压缩精简节庆、视频制作等支出。加大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力度,及时收缴盘活政府专项及部门经费5346万元,压减的资金统筹用于民生项目和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坚持加力提效,全速增强经济活力。推动“8+4”经济政策体系高效落实。聚焦扩大有效投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8大领域,结合县域产业特点,积极构建新一轮稳进提质政策,落实中央、省政策资金3.10亿元,投入县级财政资金5.73亿元,激发稳进提质新动能。推动海洋产业体系提质升级。投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9亿元,重点支持泗礁岛生态农业产业园、渔臻鲜现代渔业设施示范基地、南港区水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促进海洋渔农业、海洋旅游、海洋新能源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重大项目基础要素保障。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投入7.6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品质提升三期、海滨西路延伸段新建、花鸟岛沿海高速客船、渔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小洋山薄刀咀工业园区综合市政设施配套工程等项目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激活新质动能。塑造海洋科技发展优势。聚力实施“1615”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新引擎,全力以赴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开展攻关转化、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投入5400万元推进厚壳贻贝种质资源场(研发基地)二期及附属工程、海洋科技大楼等科技项目建设,加速提升海岛创新能力。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着力放大“两新”政策效应。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投入“两新”资金3105万元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老旧营运船舶货车报废更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公共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利用等。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优化提升财政保障。聚力惠企纾困,推动惠企政策兑现释放“最大效益”,全年兑付县级涉企财政政策资金2577万元。深入开展政府采购“一类事”改革,推进政府采购“无感监测”,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全年完成采购2.41亿元,中小微企业占比95.2%,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四是坚持民生优享,全心致力海岛共富。走好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路。实施“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助力迁居群众服务优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改革,完成西城区幼儿园新建工程项目。聚焦海岛小规模学校整合提质,推进东部乡镇一体化办学。优化全县卫生健康资源布局,以“县级医院+2个中心镇卫生院+偏远悬水小岛医疗机构”为重点,科学统筹全县卫生健康各项资源配置。走好民生共富幸福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年民生投入30.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77.3%,其中教育支出3.36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4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0亿元,充分保障了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需求。开展“客货邮融合”试点,推进城乡快递物流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快递进村入岛全覆盖。积极推进瓶装燃气同城同价,支持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提升海岛居民生活质量。深化“扩中提低”改革,推进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试点提质扩面,累计惠及扩中家庭431户,发放贷款1.12亿元。走好绿色发展生态路。发挥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导向和资金撬动作用,投入3000万元用于嵊山海钓集散中心、海岛公园绿化、洋山镇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海岛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海水养殖业绿色转型。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全力优化治理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2024-2026年),明确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县乡事权与支出责任、调整收入范围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精准有力、全面提升海岛乡镇保障能力。推进县域医共体财政保障体制改革,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医共体运营效益。强化财政管理改革。深化预算绩效改革,推进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出台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强化部门新增项目事前评估。推进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工作,建立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深入开展“财会监督加强年”专项行动,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与财会国资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及乡镇往来款清理工作,规范暂存暂付性款项管理。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落实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等关键环节,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改革重点,引导企业市场化转型,持续推进国有资本优化整合,推动产业布局优化。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根据202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调控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结合对2025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并参考上年度执行情况,按照县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财税改革的总体要求,2025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创新强县”总战略,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海上明珠”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二)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拟安排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预期43.5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08亿元,上级税收返还收入1.14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50亿元,从其他资金调入11.1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78亿元。
拟安排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0亿元,比上年减少3.2%,剔除新增债券支出因素同口径增长0.1%。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5.70亿元(其中:上解支出1.04亿元,预备费0.38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08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20亿元),支出合计43.40亿元。
收支相抵,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结余0.10亿元。
(三)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拟安排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8%,主要是西城区土地部分出让。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预期6.59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3.56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0.32亿元,调入资金0.38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2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12亿元。
拟安排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上解支出0.0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50亿元,支出合计6.47亿元。
收支相抵,预计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0.12亿元。
(四)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拟安排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主要是财政补助增加。
拟安排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08亿元,比上年增长6.0%。
截至2025年年末,社会保险基金预计结余0.59亿元。
(五)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拟安排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本级预算收入为零。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用财力预期7万元,全部为上级转移支付收入。
拟安排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万元,与上年持平。
收支相抵,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2025年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收支计划
2025年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预计收入6.37亿元,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收入5.67亿元,LNG项目收入0.70亿元。
2025年预计洋山港利益分配资金缴入一般公共预算6.37亿元。
(七)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暂按省财政厅下达的2024年政府债务限额37.49亿元控制。2025年新增债券待省人大批准并经省财政厅下达后,依法编制调整预算(草案)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三、认真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
(一)统筹“增”与“存”,提升财政可持续性。全力攻坚组织收入工作,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推进新一轮上海LNG项目税收征管体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谈判,争取利益最大化。完成洋山港四期资产重组税收落地。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等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地方税源。抢抓政策机遇,提前做好承接准备,谋深谋细项目前期,争取更有利于县域发展的政策举措,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两重”、“两新”等一揽子政策,有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资产资源资金统筹力度。加大结余资金清理力度,清理筛查各类国有资产资源,因事因物有序盘活资产资源。
(二)统筹“量”与“质”,强化财政政策供给。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约束力。系统梳理评估政策绩效,动态调整年度间支出安排。用足财政政策空间,围绕“8+4”经济政策体系,调整优化财政要素支持体系,有效政策加力提效、低效政策全面缩减、无效政策果断压减。支持“创新强县”战略,建立科技、教育、人才领域财政资金统筹机制,加大县级财政创新投入,贯通产业、项目、平台、资金、人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综合运用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府性融资担保等财税政策工具作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三)统筹“保”与“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紧过“紧日子”,按照压减类、严控类、清理类等方面提出16条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举措,全力降低行政成本,从严从紧规范经费支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立预算分级次保障机制,将项目支出预算按必要性和轻重缓急分级排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落实国家、省、市、县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保障民生、海岛共富、科技创新等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围绕“三院合一”新模式,加快推进县级综合医院建设工程,实现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统筹资源支持旅游、绿色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培育贻贝全产业链集群,推进海钓产业全体系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效益,加快实施海岛海湾整治修复、海岛垃圾污水治理、典型动植物保护修复等工程。
(四)统筹“防”与“管”,守牢财政风险底线。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把“三保”支出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财政保障,实时动态掌握“三保”可用财力等情况。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推进全口径债务监测和分析。健全库款运行预警监测机制,防范库款保障风险。完善重大项目“事前预算审核一事中价款结算监督一事后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全生命周期审核监督机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审核结算考核办法,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健全项目预算审核指标体系,强化审核结果应用。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会监督。加快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化监督水平。加大重大领域财会监督力度,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加强人大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与财会监督的贯通协调。
各位代表,2025年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任务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海上明珠”作出更大的贡献!
2.嵊泗县一般公共预算2024年收支执行情况和2025年收支预算.xls
3.嵊泗县政府性基金预算2024年收支执行情况和2025年收支预算.xls
4.嵊泗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4年收支执行和2025年收支预算.xls
5.嵊泗县社保基金预算2024年收支执行和2025年收支预算.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