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6 14:56
信息来源:黄龙乡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近年来,黄龙乡突破传统海上养殖局限,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创新,构建起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为核心的陆基产业体系,培育南美白对虾、海马等高附加值品种,形成“育苗—养殖—加工—文旅”全链条发展模式,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政策赋能,黄龙乡正以陆上养殖为支点,撬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型。
陆基养殖初具规模,科学布局激活发展潜力。黄龙乡以“大岙陆上养殖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以现有养殖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引进特色养殖品种,以商招商引进养殖配套企业,串点连线发展养殖全产业链,整体式打造大岙陆上养殖产业园区,预计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其中,渔臻鲜基地通过温室车间实现南美白对虾年产量超10万斤,配套绿鳍马面鲀、石斑鱼等高经济鱼类养殖;瀚丰海马基地打造全封闭循环水系统,年产干海马预计5000斤以上,填补区域特种养殖空白。此外,规划滩涂贝类与育苗基地,计划引入饲料加工与包装企业,通过增殖放流修复生态,形成“立体化+多元化”养殖矩阵,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引领创新方向。黄龙乡陆上养殖以智能化循环水系统(RAS)为核心,水体循环利用率超90%,单位产量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缩短至4个月,成品虾平均体长15厘米,品质达市场优级标准。养殖户王海星通过创新营养调控,攻克牡蛎高效育肥技术难题,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可靠方案。同时,渔臻鲜二期规划增设室内垂钓车间、海鲜烧烤体验区及海洋科普平台,打造“养殖+研学+休闲”一体化模式,预计吸引游客年均增长20%,带动文旅收入突破千万元。
经济社会效益双赢,乡村振兴携手生态修复。陆上养殖产业直接带动本地就业40余人,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43.1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55.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5.9%,全乡各村经营性收入首次实现50万元以上全数达标。通过“以商招商”策略,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计划将建设饲料加工与包装中心,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增殖放流修复生态,年减少海漂垃圾超1167立方米,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此外,黄龙乡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利益联结机制,盘活闲置资产,打造“龙”字号共富产品,构建“寻味乡村”共富矩阵,为转产渔民提供新机遇。
接下来,黄龙乡将深化“陆海联动、三产融合”战略。一方面,加速推进冷水鱼中华鲟养殖、滩涂贝类规模化生产等特色项目,构建“一区一品”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依托中国美院整体设计,串联养殖基地与海岛文旅资源,开发“活虾现捞”“生态研学”等体验项目,塑造“黄龙渔趣”品牌IP。同时,强化政策保障与科技合作,突破土地收储、基建配套等瓶颈,力争五年内建成现代化水产养殖园区,为乡村振兴与海洋强国战略贡献“黄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