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2090963010M/2025-33141 | ||
组配分类 | 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5-05-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11330922090963010M/2025-33141
其他
县政府办公室
2025-04-27
嵊政办发〔2025〕16号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5-22 10:3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婚俗改革工作,现将《嵊泗县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8日
嵊泗县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62号)、浙江省民政厅《关于持续深化全省婚俗改革工作的通知》(浙民事〔2022〕119号)以及全省第三批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推进嵊泗县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总体目标,充分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特质,深入挖掘海岛婚俗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婚姻当事人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利用婚俗文化展览、婚姻文化墙等平台,宣传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加强家风家教建设,引导广大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创新和完善以婚姻登记公共服务丰富文旅产业链发展举措,以“结婚+文旅”融合赋能婚俗改革和产业发展,全面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婚俗改革新格局。
二、工作内容
(一)以家庭和睦为基础,加强凝聚多方力量的婚姻辅导。发挥好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婚前教育作用,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姻家庭观,全面构建“恋爱、婚姻、家庭”一体化的婚恋服务体系。依托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东海渔嫂”等调解功能,深化线上线下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冷静期辅导服务。建立民社、法院、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积极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向基层延伸,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设立婚姻家庭辅导驿站、婚姻家庭辅导室,进一步完善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健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人民法院、县司法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二)以海岛风格为亮点,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深度整合嵊泗海洋文化基因,构建“仪式+承诺”双轨模式,将婚姻登记服务延伸为海岛文旅新坐标,积极引导社会大众从“轻登记、重婚宴”向“重登记、崇节俭”思想观念转变,让碧海金沙见证新人缔结百年之约。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等特邀颁证师制度,并启动“县长颁证日”活动,开放颁证预约通道,提供优质颁证服务。大力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节俭婚礼,引导青年新事新办,摒弃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每年举办以青年人才为对象的海岛文化特色集体婚礼、纪念婚礼2场以上。(责任单位: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委组织部、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团县委、花鸟乡人民政府)
(三)以移风易俗为抓手,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教育引导,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重点开展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破除高价彩礼和婚宴随礼攀比等陈规陋习,降低婚嫁成本,降低婚育成本,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责任单位: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四)以良好家风为导向,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风尚。深入挖掘整理村(社区)史村(社区)情、乡风民俗、先贤名人、优秀家风家训等故事,在渔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场所建设家风家教传承基地。凝聚宣传、妇联等部门合力,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渔村、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员干部带头把家风家教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格修身、文明齐家、廉洁从政,形成良好家庭氛围,以身作则感染教育群众。(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妇联、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五)以婚旅文化为主线,培育具有海岛特色的“甜蜜经济”新业态。健全婚恋产业链条,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成立婚恋联盟。通过婚恋联盟的协同效应,激活婚恋周边产业的消费潜力,形成全链条婚恋产业生态圈。持续提升花鸟爱情岛“总体风貌格局”,推进花鸟乡4A景区提升改造项目,实施“星屿星愿”星空营地、悬崖酒店、生态休闲游步道、整岛亮化提升等工程,力争打造“步步有情、转角有爱”的花鸟新风貌。擦亮和美海岛生态文明底色,实施“引鸟计划”,持续营造独特爱情文化氛围。围绕花鸟岛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百年灯塔等地标,做好婚恋服务、休闲旅游相关的重点项目招引,释放“甜蜜经济”质效。(责任单位:花鸟乡人民政府、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妇联)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启动阶段(第1—9个月)。认真对照浙江省民政厅《关于持续深化全省婚俗改革工作的通知》(浙民事〔2022〕119号)、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民政领域改革试点“一本账”(2024年版)》(浙民法〔2024〕104号)要求,制定并细化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梳理具体工作任务清单,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进婚俗改革各项内容全面落实。
(二)全面实施阶段(第10—21个月)。对照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各项举措,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同时,对试点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
(三)总结提升阶段(第22—24个月)。主动向上级报送开展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加强总结提炼和宣传,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县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把婚俗改革列入政府的总体工作安排。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职责任务,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试点结束后联席会议制度自行取消。
(二)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对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工作的阶段性分析研判,在借鉴第一、二批试点单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定期总结婚俗改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宣传优秀经验,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三)加强参与力度、扩大示范效应。借助和运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充分发挥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群团组织及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等各类组织作用,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的参与机制。
(四)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基层治理。强化沟通和协同配合,加强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联动,通过共同组织宣传倡导活动、共同举办婚姻家庭辅导活动、共同组织集体婚礼活动、共同开展典型示范活动等多种形式,合力推动婚俗改革。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及时推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和自治章程,融入婚育文明,融合家风家训,更新与有关要求不一致、不适应的内容,引导群众自我宣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婚俗新风尚不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