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山镇立足镇域发展实际,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路径、新方法,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延伸港湾计划触角,在外出青年、重点学子、流动党员、统战对象、农创客中求索排摸,精准建立嵊山人才信息库。建立寒暑两季“百年渔场共话桑梓”人才研学、返乡座谈固定交流机制,根据人才的才智特征及产业属性,立足嵊山实际需求,在海钓厅等产业空间、共富工坊、企业党组织党建阵地建立小岛议事堂、共富人才集智沙龙等交流平台,链接镇政府、各村、龙头企业、民宿行业协会等资源,开展发展献计、“金点子”亮相、跳出嵊山看嵊山系列交流活动,将新事物、新观点、前沿思潮拉进嵊山,加深人才成长与镇域发展联系,提升人才粘合度。
二是创新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精准设岗促动人才归巢。全面梳理用工用岗信息,以镇机关事业单位、镇属企业为主,每年定期推出3-5个人才实践岗位,为大学生或具有就业意向青年提供机关行政、渔业管理、旅游管理等各行业的实践锻炼。开展课题合作共享调研成果。积极对接清华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省海洋水产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落地及项目扶持。聚焦服务与发展,先后确立“老有康养”“小岛迁大岛建”、百年渔场文化ip、海水养殖产业“机器换人”、共富工坊电商通路拓展等民生实事及高质量发展课题,鼓励返乡人才深入开展调研走访,以镇域发展背景为依托,参与发展事项梳理评估。推进校企研发机构落地共建。推动浙海大等单位与本地的翔远水产公司、团结贻贝养殖社等企业合作推进水产冷冻加工技术提升、养殖贝类包苗技术升级、立体养殖新概念推广等工作。以团结贻贝共富工坊为主阵地打造渔技人才实训基地及专家驿站,通过政企合作、赛训结合等方式孕育人才工匠孵化和成长环境,帮助贻贝养殖、鱼鲞生产等5大类别30余名传统渔技人员向初级人才转化。
三是创新青年返乡创业激励。打造海上共富实训课堂、渔嫂主播课堂等学习载体,积极贯通县属部门、马鞍列岛零工市场、共富工坊等平台资源,围绕电商直播、水产品加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建立共享课程库,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场次。出台《嵊山镇旅游业态及民宿培育扶持办法》,以业态扶持激励青年入乡,吸引一批有创新思路、懂前沿经济的人才投身乡村文旅产业。计划打造人才公寓、创业驿站等生活配套设施,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力促人口集聚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