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059569154C/2021-33423
嵊泗县人民政府
专项规划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6-20 08:24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规划解读:《嵊泗县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
健康产业是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全社会从事健康服务提供、健康产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集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及舟山市和嵊泗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由嵊泗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编制《嵊泗县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4月委托专业团队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时,我县认真搜集梳理基础资料,多次组织现场调研、座谈、意见征求,广泛听取各相关部门、有关乡镇的建议,于同年12月完成编制并印发实施。
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总体要求、重点领域、空间布局、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总结回顾“十三五”嵊泗县健康产业发展成效,系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二)总体要求
提出以立足民生、着眼长远,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特色突出、集聚发展为基本原则。健康产业发展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着眼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要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规划引领、服务标准、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整合空间和基础设施资源,引导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突出海岛特色,围绕医养健康、旅养健康产业特点,引导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嵊泗特色的发展模式。
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一是健康产业规模得到明显提升,到2025年,健康产业年均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长。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到2025年,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更加充分、布局更加均衡。三是养老养生产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到2025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四是“健康+”持续深度融合,到2025年,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基本形成高品质、多层次、全方位、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建成一批海岛康养、度假疗养、体育健身等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健康产业项目。
(三)重点领域
1.统筹资源,优化医疗健康服务。围绕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水平,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构建惠及全县人民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多元融合,发展海岛康养产业。突出多元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文化、养生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海岛特色的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打造一批集旅居康养、医疗护理、生态疗养、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3.聚焦需求,培育健身康体产业。倡导全民健身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鼓励延伸拓展健康产业链,大力发展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健康管理等健身康体产业,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现医疗观念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有效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4.数字赋能,创新智慧健康服务。协同推进健康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融合发展,把数字化作为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信息化对健康产业的支撑作用,扩展智慧健康服务辐射范围,提升服务便捷性与可及性,引导和推动全县智慧健康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四)空间布局
总体布局按照“离岛微城慢生活”的总基调和“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突出特色、品质保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依托县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条件,优化提升“一核两翼”的全域健康产业空间布局。
分区规划聚焦“一核”及壮大“两翼”。聚焦“一核”指以泗礁本岛为全县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引领核,辐射黄龙及周边岛礁,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集聚、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健身康体设施集中、旅居康养产业先发优势,全面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健康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全民健身氛围浓厚、康养度假功能齐全、健康生活环境惬意的健康产业核心区域。壮大“两翼”指立足东部蓝海片区和西部临沪片区既有基础和优势,按照“一岛一功能”、“一岛一产业”,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与健康食品、海岛旅游与健康养生、海上运动与休闲度假、渔业文化与健康文化多业态融合发展。
(五)重点建设项目
1.医疗服务提升项目。推进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县人民医院力争达到县级强院推荐标准,县中医院争创二级中医医疗机构。主动承接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强化“与沪同城”医疗协作,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
2.智慧健康建设项目。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持续推广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影像、病理、心电)、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惠民服务。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建设海岛大救助服务应用工程。
3.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开展高龄孕产妇、再生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儿童行动计划、青少年健康促进、老人保健计划等。拓展预防保健服务,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4.旅游康养载体项目。建设花鸟岛1870旅游风情区,五龙旖旎渔乡旅游风情区,黄龙东海石术风情区等,培育马关运动休闲区。加快形成六井潭景区、和尚套景区、东崖绝壁景区、元宝山景区、五曲金沙滨海风情带等康养型景观带和旅游区。推进金平海上海项目,建设高品质岛居慢生活康养社区。
5.海岛养老促进项目。统筹推进全县养老事业建设,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打造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6.运动健康提升项目。实施全民健康行动,实施精品赛事提升计划,构建多元海洋运动品牌,加强“体医融合”,探索开展慢性病运动干预。
(六)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监测评估、拓展融资渠道、营造良好氛围。
咨询人:付春艳 联系方式:0580—559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