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208736229XM/2025-33529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嵊泗县农业农村局(嵊泗县水利局) |
生成日期 | 2025-06-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1133092208736229XM/2025-33529
嵊泗县农业农村局(嵊泗县水利局)
2025-06-26
嵊农发提〔2025〕2号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6-26 16:39
信息来源: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翁天优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提案中对当前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精准剖析,以及提出的针对性、建设性建议,为我县深化“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现就提案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科学规划引领,锚定差异化发展路径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原则,深入调研全县各村渔农村资源禀赋,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编制年度《“一
村一策”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构建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推动渔文旅融合发展,菜园镇以石柱村、高场湾村等6个村庄建设规划为契机,围绕渔文旅产业定位,谋划精品民宿集群、渔家文化体验园等项目,推动农旅资源深度融合。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枸杞乡依托贻贝产业优势,强化科技赋能,联合一米八公司共建贝类产业园科研中心,研发自动包苗机、清洗机等智能化设备,并推出高品质冷冻贻贝产品,实现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升级。三是推动文旅品牌打造,花鸟乡花鸟村以“爱情艺术岛”为主题,打造海上运动基地、甜蜜经济产业链,推出海岛生态游等特色产品;洋山镇滩浒村则充分利用海域风力资源,投运浙能2#风电项目,后续1#、3#、4#项目也将有序推进,以重大项目驱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科技赋能增效,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针对农业生产主体技术短板,我县多维度发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一是引进优质项目,成功引入泗礁岛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20亩集现代农业生产、数字农业管控、园区托管服务于一体的示范园区,预计每年可为全县菜篮子工程供应400吨高品质蔬菜。二是强化人才培育,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抓手,组织基湖、石柱等农业村农户赴杭州、湖州、舟山等地学习先进生产模式,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种植养殖技术水平与质量安全意识。三是严格质量监管,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海经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协同机制,年定量检测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超200批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三、品牌塑造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小岛你好”行动,整合县域资源,全力打造特色品牌矩阵。一是创新品牌营销,菜园镇金平村推出“吉米”品牌形象,通过“春光入小岛拾趣金鸡山”IP发布会、欢乐跑等系列活动,吸引数千游客参与,相关成果获“学习强国”、舟山新闻网等平台报道。二是深化文旅融合,枸杞乡以“蓝海牧岛・自在枸杞”为主题,构建“1+3+N”游客服务体系,推进东昇民宿综合体、山海奇观“山顶茶咖”驿站等项目建设,并借助东海渔嫂直播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拓展共富路径:黄龙乡聚焦“黄龙共富研学路线”IP,打造“醉美黄龙”展销体验店,“一碱粽情”共富工坊与市县多家单位达成合作;花鸟乡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展会等渠道,持续推广“爱情艺术岛”“离岛微度假目的地”特色品牌。
四、拓展市场渠道,畅通产业发展链条
强化平台搭建与资源整合,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瓶颈。一是强化电商人才牵引,菜园镇在金平村设立阿里巴巴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引入专业MCN机构开展电商培训,构建“零基础教学+跟岗实训”培养模式,孵化本土新媒体运营人才,并依托嵊泗特产展厅开展品牌推广与商品代播,打通B端、C端市场。二是创新合作模式,黄龙乡借力“小岛共建”平台,整合乡域共富产业、新质民宿、数字游民等资源,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探索“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的乡村共富新模式。
五、强化要素保障,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一是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严格落实《嵊泗县发展海岛特色精致农业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省级“双强”项目支持。2025年已落实县级财政补助资金53.45万元,争取省级农业“双强”资金150万元,谋划实施6个设施农业项目,覆盖4个乡镇。二是优化土地利用,加强设施农业地块管理,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田集中连片开发。将菜园镇农田环境整治、枸杞乡龙泉村设施农业等项目建成后的流转土地,统一租赁给第三方承包经营,提升农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嵊泗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