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嵊泗县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管理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07-10 16:52

信息来源:县住建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为破解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放乱、隐患大”的民生痛点,嵊泗县近期正式出台并实施《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及管理标准化办法》,标志着全县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的规划、建设与运维步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为海岛居民安全便捷出行筑牢根基。

科学规划布局,场所设置更便民。《办法》明确要求应根据县城道路相关建设规划和住宅小区、单位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的位置。针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充电洼地”,充分盘活边角地、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增建,确保设施覆盖“无死角”。场所选址严格遵循“便利安全”原则,优先靠近楼栋单元门或主通道,并设置清晰指示标识,让居民“找得到、用得上”。

设施规范安装,安全性能再升级。充电桩设备选用需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具备自动断电、过载保护、防浪涌等多重防护功能。安装位置远离易燃物及疏散通道,固定牢靠、布线规范,防雨防蚀能力满足海岛高湿高盐环境要求。充电接口统一采用智能安全型,支持扫码支付等便捷方式。

消防硬核配置,安全防线更稳固。消防安全是《办法》的重中之重。充停场所电动自行车应分组停放并保持规定间距,场所必须配备足量且有效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箱),根据不同的场所应配备不同的消防设施,如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场所采用实体墙或不燃材料与其他区域物理分隔,顶棚使用阻燃材料,确保紧急情况下火势不蔓延。场所内外“严禁烟火”、“安全充电”、“疏散指示”等警示标识醒目可见。

管理责任明晰,运维服务有保障。《办法》建立了“属地管理、产权主体负责、专业运维”的责任体系。场所应明确其安全、消防责任主体,包括乡镇、社区、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应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提供充电设施定期巡检、故障抢修、保险保障等运维服务,建立“线上报修+线下响应”机制,确保设施“有人管、及时修”。同步推行安全用电宣传,引导居民规范充电、有序停放。

嵊泗县此次标准化办法的落地,通过科学规划、严把质量、筑牢消防、明晰责任、优化服务等举措,系统性构建起安全、便捷、可持续的电动自行车充停管理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水平,更切实解决了海岛群众的“关键小事”,为打造平安宜居海岛新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