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非遗传承·文化共融丨洋山镇开展非遗手工制作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4 17:44

信息来源:洋山镇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为提高洋山镇居民文化生活品质,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地域文化认同感,洋山镇组织开展非遗手工制作系列活动,活动采用“非遗+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技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指尖传承,非遗活动浸润社区生活。雄洋社区的竹编扇DIY现场,成了传承传统技艺的生动课堂。志愿者手把手传授下,原本普通的竹篾在居民手中逐渐成形,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里,大家感受着竹编工艺“以柔克刚”的智慧。参与活动的李阿姨笑着说:“编扇子时心特别静,编完看着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滨海社区的手工刺绣包制作活动同样人气高涨,20余位居民跟着老师学习平针、回针等基础针法,在素色布面上绣出梅兰竹菊等传统纹样。而圣港社区的宋锦珠扇DIY则碰撞出更多创意,居民们将有着"锦绣之冠"美誉的宋锦与珍珠流苏巧妙搭配,让每把扇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平时在家挺闷的,来这儿既能学手艺,又能交朋友,成品还能当装饰品,真是一举多得。”圣港社区居民的心声道出了活动的价值。

薪火相传,非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除了面向成年居民的活动,洋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特别为未成年人设计了系列非遗体验。京剧脸谱绘制中,孩子们用浓墨重彩勾勒出关羽的红脸、包公的黑脸,在色彩游戏中理解人物性格与传统文化符号;掐丝珐琅书签制作时,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金丝掐出吉祥图案,再填充斑斓釉料,感受“燕京八绝”的精妙;迷你汉服手工课上,孩子们通过缝制袖摆、点缀盘扣,直观了解传统服饰的形制之美。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未成年人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一位家长表示:“孩子做完脸谱后,主动问我京剧里的故事,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特别好。”

截至目前,洋山镇已开展竹编、刺绣、宋锦、京剧脸谱等各类非遗活动7次,吸引150余人次参与,形成了“周周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的文化氛围。接下来,洋山镇会持续采用“非遗+文化”的形式,不定期开展多种非遗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持久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