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组配分类:

  • 公开方式:

2013年全县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嵊泗县经济运行分析及明年走势预判

发布时间:2014-01-29 10:2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中国嵊泗门户网站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3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进一步加快“美丽海岛”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规上工业总产值、旅游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八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全年呈现了“稳中求进、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与结构优化特征
 1、经济态势低开稳走逐季回升。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实现GDP总量73.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速创年内新高。分季度累计看,分别比前三季度累计增速提高2.9、1.9和1.9个百分点,呈逐步回升、平稳增长走势。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25 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38亿元,增长8.7%,增幅上升了1.7个百分点。
2、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亿元,增长32.0%。
3、科技创新力度加大。2013年,全县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57亿元,比上年增长526.1 %,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3.5 %,比上年提高44.1 个百分点。全县申请和授权专利数分别为93件和81件,分别增长29.2%和50.0%。全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5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6项,县区级26项。
4、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3年我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5332.56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2%,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8%的目标任务。
 (二)经济发展基础呈现较为稳定特征
 1、渔业生产实现“双增”。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31.50万吨,比上年增长5.6%;渔业总产值31.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6%。其中,捕捞产量23.96万吨,增长5.0%,养殖产量7.55万吨,增长7.6%。分品种看,鱼类19.90万吨,增长6.6%;蟹类1.74万吨,增长43.4%;虾类1.76万吨,减少12.1%;头足类0.56万吨,减少35.9%。分乡镇看,七个乡镇渔业产量齐增长,菜园镇、嵊山镇、洋山镇、五龙乡、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分别实现渔业产量4.81万吨、5.54万吨、2.47万吨、2.52万吨、5.40万吨、9.44万吨、1.32万吨,比上年增长6.8%、4.8 %、1.5%、3.0 %、5.9%、7.7% 和2.2% 。分作业看,帆布网、拖虾、深水围网今年生产较好,实现产量14.37万吨、4.56万吨和1.63万吨,分别增长10.3%、12.9%和23.8%。
2、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上产值6.74亿元,增长11.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的三大支柱行业实现同步增长,水产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材开采业分别实现产值3.16亿元、2.68亿元和0.90亿元,增长10.4 %、10.1%和17.7%。2013年个私经济发展良好。个私工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71.4%,对全县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4.9%,拉动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
(三)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呈现稳中向好特征。
1.海洋旅游业突显活力。以“离岛微城慢生活”为主题,不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积极引进长滩湾海景度假村、海上海国际游艇俱乐部会所工程等旅游发展项目,加强对外旅游宣传促销,嵊泗旅游的知名度和高端游客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新增渔家乐宾馆110家,床位1821张,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 315.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实现旅游收入30.07亿元,增长18.0%。全县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增速居全市首位,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
2. 社会消费品市场较为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以来增速连续4个月位居全市第一。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均衡。全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0亿元, 增长 18.1%;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增长 17.5%。分规模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亿元,增长24.5%;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0亿元,增长1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02亿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增长21.2%。
3.港口货物吞吐量企稳回升。从今年8月份开始,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增速终于扭转了前7个月的负增长趋势,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9300.15万吨,比上年增长0.6%,占舟山港的29.6%。其中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货物吞吐量为6216.25 万吨,同比增长1.4%,占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的67.0%。
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34.54亿元,增长22.3%。从主要行业看,渔业受渔民投资力度减少影响完成投资额0.92亿元,减少64.0%;工业投资在电力公司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地顺利推进下,全年实现投资额9.07亿元,增长2.0倍;交通仓储邮政业完成投资22.83亿元,增长16.9%,占全部投资额的54.3%,成为投资增长的有效支撑,直接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9.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投资在“海语君悦”、“长滩湾海景度假村”、“丽晶苑”、“印刷厂地块”四大房产开发项目的推进下至11月份累计增速转负为正,结束了长达近三年的负增长态势,全年房地产投资额实现1.69亿元,同比增长43.7%。
(四)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稳步提高特征。
1、财政收入稳中有升。今年受“二手房”政策以及“营改增”影响,全县累计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完成了5.37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2亿元,同比增长50.8%。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分别增长28.5%、24.4%、13.0%和1.3%。
2、工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全县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三项费用中的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幅同比分别回落5.7个百分点和5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480万元,增长29.1%。其中,石材开采业和水产加工业利润上升明显,分别实现利润总额 1725.7万元和627万元,比上年增长70.1%和68.1%。
3、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3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补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奖等工资性收入的拉动下,达到33173元,增长9.9%,基本保持与市平均水平同步。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40元,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2013年渔业产量和产值实现“双增”,分别增长5.6%和10.6%;二是国家惠农补贴足额发放到位,全年发放渔用柴油款补贴28776万元,同比增长7.4%;三是2013年我县渔村旅游产业较为火爆,渔家宾馆户均收入比上年净增20.0%左右,拉动渔农村居民收入上升2.5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县虽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GDP增速9%目标任务,但客观分析,目前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不减,发展动力亟待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运行水平欠佳。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63.72亿元,比年初减少0.21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受海关保证金和中小微企业存款减少影响,年末余额25.69亿元,同比减少9.6%。受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项目贷款减少等影响,全县各项贷款余额33.38亿元,比年初减少5.11亿元,比上年下降13.3%,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下降19.2%和3.1%。全年存贷款比率降至52.4%,远低于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例75%的水平,充分显示当前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水平的不相称。
(二)外贸形势较为严峻。2012年5月至今,我县外贸进出口形势由强转弱。从今年各月来看,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负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77亿美元,同比减少46.4%。其中,进口额在洋山申港国际石油储运有限公司业务量急剧下降的影响下,仅实现5.93亿美元,同比减少46.6%;出口在9月份后因油品、水产品出口减少呈现负增长,全年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减少34.8%。
  (三)服务业企业效益下滑。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60%以上,但2013年商贸业、海运业、房地产业等增加值增速不快等因素影响,初步核算,服务业增加值仅为43.38亿元,占GDP的58.9%。其中,海运业受整体环境不景气影响,营业利润为-4345.8万元,企业效益较低。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07亿元,增速为8.4%,增幅比上年回落10.5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业较为萧条,商品房销售面积仅为1.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9%,实现增加值2.82亿元,增速为-7.8%。租赁商贸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税收有所减弱,全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3.6%,增幅同比回落7.0个百分点。
 
三、对明年经济走势的预判及对策建议
2014年中央经济总体基调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明确经济增长目标与2013年基本保持一致,增速在7.5%左右,省里预测增长8-9%,市里预测增长10%以上。刚刚召开的我县党代会年会明确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10%,基本与全市同步。从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实际看,完成10%的增长目标任重而道远,建议如下:
(一)做强旅游活县这一亮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需以市场为导向,以个性化为方向,突出地方特色,满足旅游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需求。一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编制完成《嵊泗休闲度假旅游战略规划》和《马关旅游综合体控制性详规》,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东部岛屿旅游开发,大力开发建设一批高端旅游综合体,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二要充分利用我县优势和特色,积极举办“海洋文化节”、“贻贝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对外旅游宣传力度,加深与各地传媒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嵊泗旅游知名度。三要深入挖掘渔文化资源。根据传说和历史典籍记载,塑造生动的形象和情节,使这成为招揽游客、宣传嵊泗的重要载体。加大渔乡渔村旅游景点的建设力度,开展运动、体验、食鱼、游览、教育文化等多种形态的休闲娱乐活动,积极打造反映海洋文化特色、具有嵊泗民俗风情的渔文化村落,并加快推进旅游商品综合商场建设,促进海洋旅游产业发展。
(二)夯实渔业稳县这一基础。围绕渔业产值产量“双增长”的目标,积极构筑国内捕捞、海水养殖、远洋渔业三位一体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继续推进传统捕捞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渔业的发展,逐步实现捕捞作业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突出重点,营造特色,发展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综合效益的海水养殖产业。稳固“嵊泗贻贝”养殖,创新海水养殖方式,积极培育高价值、高品质的海水养殖新产品。加快组建一支设备先进、结构合理,以大型深水围网为主的远洋捕捞船队,积极帮扶他们到安哥拉等地捕捞上层鱼类,促进捕捞产值产量的增长。
(三)主攻港口强县这一要点。一是继续落实“以港兴县”、建设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抓好“两个对接”。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实现洋山深水港区南北港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进一步巩固洋山深水港区的“门户”地位。积极对接长江黄金水道,实现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规划、物流、信息等方面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开发港口资源,发展江海联运,把嵊泗打造成长江流域的航运“门户”。二是以项目带动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小洋北侧区域围垦成陆,协调推进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上海LNG项目二期工程和洋山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逐渐形成以港口航运、保税物流、转口贸易、保税加工为主的综合物流园区。三是继续推进“三位一体”的港航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或合作,争取集装箱物流、能源中转储运和矿砂中转配送等延伸产业落地我县,保持定量的港口货源配额,进一步提升本地航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通过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助推全县港口经济发展。
(四)推进投资建设这一关键。 一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力度。建议成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制定2014年“攻坚克难”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等方面倾斜力度,为重点项目建设搞好协调服务。深入研究分析未开工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各类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二要加大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月度上报、季度通报、半年监督检查、全年考核奖惩的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力争全县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三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在抓住机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积极对接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与接受上海自贸区辐射,有效增加产业投资特别是服务业投资比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四要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水产养殖、海洋文化、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
(五)把握服务业发展这一重点。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消费与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制定《嵊泗县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整体水平。以市场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一是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我县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业企业为数较少且集中在石油批以企业,往往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因此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想方设法引进石油、钢材等限上批发企业入驻我县,并积极发展各类渔需物资和船用商品批发零售企业;二是鼓励企业上规模。积极调整经营方式,加大水产品交易、“渔家乐”、“渔家宾馆”、“小木屋”等散、小个体户组合力度,将嵊山水产品交易市场与五龙、枸杞渔家宾馆做大做强,建设成为一个高标准、上规模、有档次的大型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新型渔家宾馆服务综合体;三要加快发展营利性服务业行业。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租赁商贸服务,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等行业发展,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服务业发展体系。
(六)加大招商引资这一举措。坚持招商与选商、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围绕我县重点发展的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水产品精深加工、批发商贸等主导产业,注重引进海洋产业龙头项目、关联配套项目及产业集群项目;积极引进海洋文化、海洋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扩大招商范围。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发挥同乡会、商会、驻外机构等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创新招商方式,积极采取以商引商、文化招商、网络招商、中介招商等招商方式,花大力气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拉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建立县级领导招商联系制度,严格执行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决策程序,有针对性地做好牵线搭桥和帮扶撮合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从洽谈到落地的一系列跟踪服务,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确保项目落地并按期开工建设。
(七)发展“个转企”这一载体。进一步加大“个转企”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个转企及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有序推进全县“个改企”工作的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协调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个转企”在税费减免、财政政策与奖励、金融支持、便捷准入、奖惩措施及工作推进等方面具体政策,协助做好企业的规范建设,积极引导和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港口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个转企”“下升上”力度,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比重,促进全县经济增容扩张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八)加强考核监测这一抓手。 一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机制。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2013 年度县(区)、功能区综合考核办法》与2014年经济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出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综合考核方案,做到任务分解、目标明确。二要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任务落实到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全力以赴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三要加强经济监测运行分析。各乡镇、各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加强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督导,强化统计分析监测评估,并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建议,为全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