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2090963010M/2015-28160
 组配分类 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5-08-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90963010M/2015-28160

  • 主题分类:

    政府工作

  •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15-08-26

  • 文号:

    嵊党政办发〔2015〕122号

  • 文件登记号:

    LSSD01-2015-000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废止

中共嵊泗县委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嵊泗县生计渔业转型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5-08-26 10:4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舟山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最大限度缩减捕捞强度,保障渔民生计,保护海洋生态,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嵊泗县生计渔业转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围绕省、市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总体部署,以海洋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统一行动、属地负责,统筹兼顾、堵疏结合,锐意改革、综合施策,着力构建渔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是:

一是生态保护原则。依托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以促进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本要求,深化浙江嵊泗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

二是有法可依原则。以现行渔业法律法规为准则,坚持依法行政,确保生计渔业的转型;

三是以人为本原则。以保障渔民生计为根本目的,在最大限度缩减捕捞强度的基础上,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底,嵊泗县生计渔业转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实现生计渔业船舶转型200余艘,保障生计渔民600余人,基本解决渔民生计问题;到2016年底,生计渔业转型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捕捞强度逐步压减,舟山渔场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捕捞与资源保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转型方向

我县是纯海岛县,生计渔民以海为生、以捕为业,技能单一,为保证转型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长效性,开展生计渔业转型工作要紧紧围绕“海”主题,做好“渔”文章。主要转型为以下几个方向,可保障生计渔民600余人,除去老年渔民,可基本满足生计渔业转型需要。

(一)岛礁养护。

创新浙江嵊泗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模式,实现保护区与百姓的共赢互利,尝试授权由国有公司代行、由转型船只组成的养护队伍,实现岛礁渔业资源限量、轮作、有序采集,为海岛、海洋休闲体验旅游提供资源保障。

一是全面封礁2年,开展岛礁渔业资源的调查工作,制定中长期保护与利用规划,相关乡镇制定分年度保护与利用计划,具体管理岛礁轮作、上礁人数、采集量等;

二是列入渔政协管船序列,所属乡镇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县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业务指导,在原有3艘协管船基础上增加4艘,每船3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作为协管船的运行经费,所属乡镇配套相应经费。

(二)沿岸渔业。

保留部分特有的传统作业方式,新建一批资源友好型作业渔船保障生计渔民,探索沿岸渔业配额制的新模式。

一是定作业区域,划定海洋公园中的适度利用区和我县传统作业方式生产海域作为沿岸渔业可捕区域,明确每艘船的可捕范围;

二是定作业方式,保留海蜒网、小对网等我县特有的传统作业渔船,规范流网、钓、笼壶等资源友好型作业渔船;

三是定人数,限定转型渔船作业人数,同时严格做好船员培训;

四是定渔获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渔具可捕网目尺寸标准作业,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五是定生产配额,结合捕捞品种的资源禀赋,制定年可捕捞量,实行配额生产。

(三)休闲渔业。

结合我县“美丽海岛”建设,完善“渔家乐”的内容与形式,新建一批中、高端渔事体验船、游钓船、专业登礁船,雇佣人员重点保障生计渔民。丰富海上旅游体验产品,进一步提升海岛旅游品质,建成全国一流的海岛型休闲渔业基地。

一是渔事体验船。将12米左右船舶作为渔事体验船,在近岸海域开展拔蟹笼,放小流网等渔事体验活动;

二是近海游钓船。将中小型船舶作为近海游钓船,在贻贝养殖区、网箱养殖区、人工鱼礁区开展手钓白姑鱼、虎头鱼等游钓活动;

三是专业登礁船。将大中型船舶作为专业登礁船,主要用于登礁钓鱼服务,同时配套一定的游钓服务功能。

(四)养殖业。

结合浙江嵊泗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海洋牧场工程,合理规划养殖海域,适当在菜园、黄龙海域发展养殖业,新养殖海域重点向生计渔民倾斜,大力实施碳汇养殖,探索立体生态养殖发展模式,提高海域使用效率,将部分退出捕捞渔船转为养殖渔船。

(五)海洋环保。

结合五水共治和海岛旅游需要,将退出捕捞的小型船舶作为海洋环境保护船,负责垃圾打捞、海藻清理、油污处置等环保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业区域为中心渔港、沿岸海域、公共沙滩等,海洋环保船合计8艘,其中中心渔港1艘,七个乡镇每个乡镇一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作为海洋环保船的运行经费,所属乡镇配套相应经费。

(六)港内作业。

作为为渔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将部分有退出捕捞意向的渔船转为港作船,主要从事港内载客、电焊、螺旋桨修理等港内渔船后勤服务工作。

(七)公益性岗位。

乡镇要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优先保障生计渔民。

(八)其他岗位。

根据各乡镇实际,推出其他岗位,保障渔民生计。

四、完善管理机制

坚持引导与规范、促进与督促、政策配套与加强执法相结合,按照转型一批、规范一批,培育一批、升级一批的工作思路,积极做好生计渔业转型工作。

(一)提高综合监管能力。整合县属涉海部门海洋执法职能,新建两艘渔政执法船,强化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适量配备渔政协管船,支持振兴渔场志愿者、“捕鱼人护渔队伍”等民间队伍建设,构建“专群结合”监管模式,形成行政部门执法、养护队伍协管、捕捞渔民协助、社会公众参与的常态化渔业执法管理机制。

(二)完善渔船管理机制。要求岛礁养护船和海洋环保船按照公务船进行船舶检验和审批,由县政府统一管理;沿岸渔业船舶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管理;完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台养殖渔船管理办法、休闲渔船管理实施细则、港作船管理暂行办法等。

(三)提高监督管理效用。设立指定的活动码头,减少各类船舶自由靠泊机会;设定转型渔船特定标记,统一船身颜色、统一序列编号等,便于辨认和管理,岛礁养护船为绿色、沿岸渔业船为蓝色、休闲渔船颜色为红色、养殖渔船为黄色,海洋环保船为白色,港作船为黑色。

五、进度安排

为落实生计渔业转型工作,根据我县实际,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2015年6月—2015年9月,对生计渔业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全面掌握生计渔业的现状,按转型方向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落实生计渔民和渔船,明确责任主体,开始实施;

2016年,建立生计渔业转型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生计渔业的转型工作有效落实,需完善保障措施:

(一)合理规划、有序发展。各乡镇编制生计渔业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养殖渔业船、海洋环保船、港作船的转型升级,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岛礁养护船、沿岸渔业船、休闲渔业船的更新打造,有序推进生计渔业转型工作。

(二)完善国有收储运行机制。组建国有收储公司,出台《嵊泗县捕捞渔船收储管理办法》,新建捕捞渔船,为生计渔民所用。

(三)完善社会保障和退出机制。稳妥实施原集体捕捞及相关作业老年渔民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引导渔民积极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增强渔民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通过多渠道加大对渔民的关心和帮扶救助力度;加快推进渔民减船转产工作,积极引导老年渔民退出渔业生产。

(四)完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全县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扶持一批群众性渔港、码头、渔用场地的维修和建设,完善渔业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生计渔业转型、休闲渔业发展、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以及公益性船舶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

(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常年开展监测和评估,科学制定渔业资源利用规划;严格执行渔业的法律法规,加强近海经济生物产卵场、索饵越冬等洄游通道的保护,加强岛礁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争取扩大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面积,制定实施《浙江嵊泗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建议省人大出台《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办法》,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船舶油污、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排放管理,规范涉海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注:

生计渔民:指具有嵊泗籍户口,家庭无其他经济来源,只能通过从事海洋活动获取经济收入的渔民。

生计渔业:指利用小型渔业船舶,未雇佣外地人员,自身参与渔业活动的行为。

附件:1. 嵊泗县涉渔“三无”船舶和生计渔民情况调查表

          2. 嵊泗县生计渔民分流方向建议表

中共嵊泗县委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8月26日

附件1

嵊泗县涉渔“三无”船舶和生计渔民情况调查表

乡镇

涉渔“三无”船舶总数(艘)

生计渔民总数(人)

备注

小计

已取缔

未取缔

小计

45周岁以下

45-60周岁

60周岁以上


菜园镇

102

102

0

117

24

65

28


嵊山镇

43

42

1

78

10

44

24


洋山镇

164

115

49

393

195

172

26


五龙乡

3

3

0

3

0

0

3


黄龙乡

112

108

4

122

50

59

13


枸杞乡

95

86

9

130

29

56

45


花鸟乡

4

3

1

9

3

6



合计

523

459

64

852

311

402

139


附件2

嵊泗县生计渔民分流方向建议表

乡镇

现状

船舶转型方向和惠及生计渔民数

“三无”船舶

生计渔民

岛礁养护

沿岸渔业

休闲渔业

养殖业

海洋环保

港内作业

公益性岗位

其他

小计

养护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作业船

生计

渔民

菜园镇

102

102

1

3

15

30

2

4

5

5

2

4

20

20

1

5



46

71

嵊山镇

43

78

1

3

8

16

6

12


12

1

2

4

4


3


7

20

59

洋山镇

164

393



110

353





1

2







111

355

五龙乡

3

3









1

2







1

2

黄龙乡

112

122

1

3

25

50

5

10



1

2

6

6


10



38

81

枸杞乡

95

130

1

3

15

30

10

20



1

2




8


5

27

68

花鸟乡

4

9



1

2

1

2



1

2

1

1





4

7

合计

523

837

4

12

174

483

24

48

5

17

8

16

31

31

1

26


12

247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