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嵊泗渔业生产情况简析

发布时间:2021-03-02 15:55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年初以来,嵊泗县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贯彻落实“以渔稳县”战略,以谋划建设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和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突出重点抓推进,因地制宜抓落实,全县渔业生产保持总体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渔业生产基本情况

2020年全县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0.5万吨,比上年增长2.7%。初步测算,实现渔业总产值58.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从产业结构看,2020年全县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9.7%,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3%,拉动全年GDP上升0.9个百分点。从渔业生产结构看,其中海洋捕捞实现产量19.5万吨,同比减产6.3%;养殖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12.7%,历史上首次全年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

二、渔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海洋捕捞生产逐渐回暖。受年初疫情影响,导致外来渔业劳动力缺乏,新春出海生产受阻。面对严峻挑战,我县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除少部分作业船只留港休渔外,大部分船只正常出海生产作业,一季度水产品产量小幅回落。伴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不断推进,渔获物销售渠道逐渐恢复,渔获物价格逐渐回升,全县捕捞生产形势趋向平稳,后三个季度均实现正增长。

(二)经济类水产品产量有所复苏。由于多年的渔业资源养护、减船转产的实施、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执法力度的加强,对各种海洋生物的生息呈有利影响。从渔获物来看,全年小黄鱼、带鱼、鲳鱼、鳗鱼等经济渔获物产量好于上年同期,产量分别增长70.1%、13.4%、7.2%和6.8%。

(三)水产品价格持续提升。虽受年初销售渠道短暂影响,小黄鱼、梅子等水产品价格下滑,但随着疫情的有力防控后价格逐渐反弹。从全年测算来看,2020年海洋捕捞水产品价格同比提升11.0%,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四)近洋作业效益凸显。2020年渔业生产的一个亮点是近洋作业渔业效益提升。从全年总体来看,帆涨网作业效益小幅增长,拖虾作业生产平稳,近洋作业渔业效益明显好于往年。据渔区反映,全年近洋作业如小型帆涨网、软皮网等作业渔业效益明显好于往年,大部分入股渔民收益在20万元以上,有些收益在30万元以上,比往年增长1倍多。

三、渔业生产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海洋资源总体还没复苏性恢复。尽管近几年通过渔业资源管护、伏休管理等措施,渔业资源总量得到部分恢复,但渔业资源衰退的总体趋势还是没有根本改变,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渔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虽然近几年渔用柴油价格没有大的提升,甚至个别年份还有所回落,但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从最初雇佣渔业劳动力全年4-5万元,发展到现在最低9万元左右,最高全年13万元以上。

(三)地区发展仍然不平衡。我县东部乡镇捕捞、养殖、休闲、加工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中西部养殖、加工相对滞后,以我县各乡镇渔业累计产量来看,东部乡镇高于西部,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均衡发展和渔民转产转业的推进。

(四)海水养殖矛盾突出。随着养殖市场效益的提升,对养殖海域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目前贻贝养殖海域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捕捞渔民的大量加入更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县养殖品种主要以贻贝养殖为主,养殖模式较为单一,潜在风险较大。

(五)渔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近年来本地捕捞渔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据渔区反映,我县90%以上捕捞劳动力集中在40-60岁之间,40岁以下本地捕捞劳动力寥寥无几。劳动力老龄化不利于渔业新技术的掌握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

四、渔业经济发展建议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建议围绕“几个主抓”,以促进全县渔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抓资源保护。加强我县及周边海域的执法力度,严格落实渔业伏季休渔制度。同时,进一步推进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工作,加大海洋牧场建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积极推进“三区一公园”、“三场一通道”建设,切实保障渔业资源恢复。

(二)主抓产业升级。一是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总量控制养殖规模,完善养殖标准,推广标准化养殖。二是积极推进养殖泡沫浮子替换工作,逐步减少海水养殖废弃物污染。三是积极探索引进适合我县各乡镇海域养殖的新品种进行养殖,努力改变当前养殖格局。

(三)全面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引导渔民转产需重点围绕沿岸渔业、海水养殖、加工、流通等产业,完善自驾体验休闲船、渔事体验船等“渔家乐”形式,发展特色游钓产品,丰富海上旅游体验产品。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创业扶持政策,加强渔民就业技能培训,拓宽渔民就业渠道,支持转产转业渔民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