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O年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1-04-12 10:4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攻坚克难,争先创优,全年经济呈现逐步恢复、逐季向好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良好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5亿元[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4.3%和0.7%。三次产业结构为30.2:16.8:53.0(见图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7384元,按年末汇率(6.8976)折合22817美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8.2%。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亿元,增长6.5%(见图2)。其中,增值税1.52亿元,增长65.6%,营改增1.19亿元,下降9.9%;企业所得税0.54亿元,下降25.6%,个人所得税0.17亿元,增长2.4%。全年民生事业支出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1%,其中卫生健康、教育和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12.6%、8.1%和0.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随着疫情控制以及保供稳价系列政策实施,上涨幅度从年初的3.7%逐渐下降到年末的2.2%,回归经济基本面。其中,服务项目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8%和2.4%。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4%。其中,渔业总产值57.45亿元,增长3.4%;种植业总产值1341万元,增长4.6%;畜牧业总产值78万元,下降35.0%;林业总产值57万元,下降6.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0公顷,比上年下降3.6%。粮食播种面积43公顷,产量195吨,分别下降8.0%和4.4%;蔬菜播种面积193公顷,产量2915吨,分别下降2.5%和1.9%;水果及果用瓜产量138吨,下降5.5%。全年家禽出栏0.98万只,增长2.3倍。全年肉类产量20吨,增长1.5倍,其中禽肉产量18吨,增长2.0倍。

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40.50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海洋捕捞实现产量19.50万吨,比上年下降6.3%。分品种看,除虾类产量1.60万吨,增长2.3%外,鱼类、蟹类、头足类产量分别为16.09万吨、1.23万吨、0.40万吨,同比下降5.4%、4.9%和15.4%(见表1)。2020年共压减渔船349艘、功率2.18万千瓦,超额完成减船转产五年(2016-2020)任务,减船数量共完成174.5%,功率压减完成100.39%。休闲渔业稳妥推进,截至2020年,新型材质休闲渔船共52艘,较上年末增加31艘,占全县休闲渔船46.8%。                                                                                                                                                                                                          

表1 2020年农林牧渔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分类

产量

比上年(%)

产品分类

产量

比上年(%)

一、农产品(吨)



三、水产品(吨)

404962

2.7

#粮食

195

-4.4

#捕捞产量

194962

-6.3

蔬菜

2915

-1.9

鱼类

160881

-5.4

水果及果用瓜

138

-5.5

虾类

16024

2.3

二、畜牧业(吨)



蟹类

12329

-4.9

#猪肉

-

-

头足类

4028

-15.4

禽肉

18

2.0倍

#养殖产量

210000

12.7

禽蛋

3

-

 嵊泗贻贝

209464

12.8

       年末全县拥有养殖专业合作社28家,深水网箱养殖企业5家。全年海水养殖总面积2.27万亩,实现养殖产量21.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其中贻贝养殖面积2.19万亩,产量20.95万吨,增长12.8%。稳步推进养殖海域“三权分置”,养殖海域管理更加规范。嵊泗贻贝入选国宴菜单并获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加强,贻贝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深远海智能养殖项目和洋山“渔光互补”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牡蛎示范养殖项目成效显著,养殖品种多元化发展。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顺利验收,6家养殖企业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种机动渔船2040艘,减少142艘。其中,捕捞渔船1078艘,减少153艘;养殖渔船800艘,增加6艘。渔船总功率18.92万千瓦,下降1.8%,总吨位12.40万吨,下降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实现产值5.34亿元,比上年下降17.3%。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下降3.2%、19.3%、27.6%和69.9%。全县规上工业销售产值5.44亿元,下降18.4%,产销率为102%;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5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136人。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实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04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2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0%,无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9.94万平方米,比去年下降21.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2]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0倍。分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分别增长2.5倍和1.3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3%,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8.9%;民间投资和交通投资分别下降59.2%和4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无投资额;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7倍;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55.6%。房屋施工面积38.97万平方米,增长5.5%;商品房销售面积1.79万平方米,下降39.7%;商品房销售额2.27亿元,下降24.1%;商品房待售面积1.62万平方米,增长2.8%,其中待售住宅面积0.93万平方米,增长18.1%。

 

       五、交通、港口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6%。全县水、陆货运量4120.26万吨,水、陆货物周转量254.11亿吨公里,分别下降0.1%和8.2%;水、陆客运量770.91万人,水、陆客运周转量1.50亿人公里,分别下降9.2%和16.0%(见表2)。年末全县共有货运船舶121艘,比年初减少14艘,总运力67.80万载重吨,下降40.1%;客运船舶25艘,比年初增加1艘,载客量为7144客位,增长3.8%。

年末全县机动车辆保有量7577辆,其中运营性车辆454辆,非运营性车辆7123辆。全县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29辆,实现客运总量206万人次,日均客流量5634人次。

       交通网络布局不断完善,交通旅游融合发展。2020年,开通嵊山(枸杞)至花鸟航线、泗礁本岛4条夜间公交线路和嵊泗至上海南站水陆联运班线;优化上海虹桥、宁波水陆联运班线。突破创新不断优化交通运力结构,助推首汽约车平台落地,打破海岛无网约车历史。

 

表2 202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和游客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同比(±%)

一、客运量

万人

770.91

-9.2

陆上

万人

568.97

-2.1

水上

万人

201.95

-24.8

二、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14963.24

-16.0

陆上

万人公里

5868.32

-2.1

水上

万人公里

9094.92

-23.1

三、货运量

万吨

4120.26

-0.1

陆上

万吨

217.03

-2.2

水上

万吨

3903.23

持平

四、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2541122.22

-8.2

陆上

万吨公里

5460.15

-2.2

水上

万吨公里

2535662.07

-8.2

       全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300.21万吨,比上年下降4.2%(见图4)。其中,县本级和申港石油储运码头实现货物吞吐量4771.44万吨和625.87万吨,分别增长19.9%和23.9%;马迹山矿石中转基地与绿华散货减载平台实现货物吞吐量5379.91万吨和522.99万吨,分别下降10.6%和59.7%。年末全县拥有港口泊位24个,其中生产性泊位16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8个。

 





       全年完成邮政特快专递0.45万件,函件3.12万件,机要文件513件,包件4.59万件;全年订销报刊累计166.96万份,比上年下降0.4%,报刊流转额260.70万元,下降2.3%,订销杂志累计8.12万份,增长7.4%。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8.3%(见图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2]销售额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3.7%,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8.0%。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个,累计实现成交额5.32亿元,比上年下降9.9%。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72亿元,比上年下降47.6%。其中,进口总额32.52亿元,下降45.5%;出口总额1.20亿元,下降74.4%。

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全年新引进项目6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914万美元,新增企业地方税收1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全域旅游持续深化,按照“一岛一韵、一村一品”的建设格局,全面推进村村镇镇景区化建设。2020年末,全县A级景区村覆盖率达75.8%,其中3A级以上景区村占34.5%;A级景区城镇覆盖率达到42.8%。规范引领民宿控量提质,全县共有市级精品民宿550家,省级金银宿25家,市最美民宿43 家,金银民宿总量位列全市第一一。






       年末全县拥有旅行社30家,营业收入8558万元;拥有宾馆1117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民宿1007家,比上年增长2.4%,民宿客房10131间、床位19148张,分别增长5.1%和2.5%。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4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10亿元,分别下降3.0%和2.5%(见图6)。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95.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8.30亿元,个人存款余额54.74亿元,分别增长4.5%和12.3%。各项贷款余额67.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0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1.88亿元,分别增长1.2%和62.5%。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073.26万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53.8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919.40万元,分别下降22.9%和9.6%。保险公司赔款支出3838.40万元,下降53.0%。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983.02万元,人身险赔款支出855.38万元,分别下降59.0%和4.1%;给付支出999.81万元,下降39.1%。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3项,其中市级项目10项,县级项目23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81件和7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件,授权6件。科技企业“双倍增”有新成果,全年新推荐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取得新实效。依托我国首座全潜式深远海大黄鱼养殖平台“嵊蓝一号”,积极推进深远海大型智能化网箱养殖项目科技攻关,成功申报“开放海域养殖设施高海况潜降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联合研发”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8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248人;普通小学7所,招生326人,在校学生2156人,毕业学生427人;普通初级中学2所,招生392人,在校学生1166人,毕业生376人;高级中学1所,招生230人,在校学生693人,毕业生258人;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培训中心1所,在校学生344人,毕业学生151人。2020年学前一年(5周岁)幼儿入园率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9.7%,高考上线率98.8%,其中高考一段上线人数33人,较去年增加14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实施乡镇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试点改革,完善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制度;大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进程,完成重点整改任务,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加强特殊教育,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实施嵊泗中学资源教室建设。

拓宽人才引培渠道,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共计207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98人。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71人,比上年增加152人。其中,高级职称275人,增加13人;中级职称1348人,增加57人;初级职称1848人,增加82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拥有文化馆3个,乡镇文化站7个,文化礼堂27个;全年共举办各类文艺活动59次,文艺培训班60班次,各类展览4场。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5.60万册,图书流通量1.70万人次;送书下乡10010册,新增图书流通点2家,流通图书3821册次。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共放映电影1909场次,观众人数2.07万人次,放映收入81.50万元;(渔)农村公益数字电影下乡放映376场,观众16290人次;送戏下乡49场,受众人数9800人次。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站、有线电视台(站)8个,广播转播台1个,县城数字电视转播频道76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入户率达100%,全部完成数字电视整转,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0%。《嵊泗渔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全县拥有体育场馆2个;全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25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举办县级体育比赛22次,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运动会5次。成功举办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划骑跑等赛事;精心承办长三角万人徒步大会、全民骑游大会、海岛夏日荧光跑等大众休闲运动项目。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7个,卫生机构3个,门诊部、诊所类9个,社区服务站1个,村卫生室19个。医疗机构实有卫生床位260张,卫生技术人员572人,其中执业医师225人,注册护士202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3张,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0%,全年接待医疗门急诊达60.01万人次。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健全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药品供应保障系统,扎实推进医共体改革,远程医疗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十、市政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

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2.47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长度15.89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6.8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4平方米。全县排水管道长度45.8公里,供水总量357万吨。

推进水利水务重点工程建设,夯实水利水务保障基础。2020年全县自来水普及率为100%,规模化覆盖率为98%,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水质达标率在95%以上,圆满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各项任务。全面启动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工作,对标创建标准,开展市容整治雷霆行动,全年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及望海路渔用物资70余车次,清理各类广告669条;解决机动车、非机动车占压人行道和盲道影响通行等问题,处理违停机动车辆869辆;查处违建面积4312.6平方米。

 

   十一、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3.63%;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7%。全社会用电量5 .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0.68亿千瓦时,增长4.1%;小洋山港区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增长11.1%。

   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42天,PM2.5优良天数36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优良率分别为97.4%和100%。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51.0分贝,环境噪声达标区域面积3.28平方公里。

“两山”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六,全国海岛县首位。创新开展环境卫生重点点位“清单式”销号管理,全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整洁村庄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渔农村全覆盖。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进入自然资源部项目库,完成基湖黑松林水土、海洋生态岸线、废弃矿山等修复治理工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1%,渔农村30吨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新增绿化造林900亩。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评估;高标准完成嵊山镇、黄龙乡和6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目标。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3651人,家庭总户数30014户。按性别分,男性35825人,占总人口的48.6%;女性37826人,占总人口的51.4%,男女性别比为100:105。全年出生人数263人,出生率3.55‰;死亡人口607人,死亡率8.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7‰(见图7)已连续23年负增长。全县迁入人口304人,迁出人口680人,机械增长率为-5.11‰。年末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9.3%,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3],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54元,比上年增长3.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26元,增长3.1%;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20元,增长6.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690元,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95元,分别增长0.5%和0.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4]分别为35.4%和43.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4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1人,城乡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9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4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6%。

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316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896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348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202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452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367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68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99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172人。养老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职工人均增资136.04元/月,机关事业人均增资250.69元/月。医疗保障作用持续发挥,目前县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到20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际参合率达到99.29%。

围绕救助对象精准识别、低保政策有效落实、社会救助日常监管等环节,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救尽救”。年末全县共有低保户414户,低保对象516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09户、133人;渔农村低保对象305户、383人。继续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县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4所,床位509张;敬老院3所,收养40人;全年实际开展配送餐服务15家,覆盖服务20个社区村,配送餐服务老年人260人左右。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起,死亡(失踪)3人,其中,交通事故1起,火灾事故2起。社会治理更加扎实,扫黑除恶保持全省唯一“零报告”,“两抢”等恶性案件保持零发。荣膺全市首个省禁毒示范县称号,连续15年蝉联“浙江省平安县”称号。

 

注:

[1] 本公报中所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3] 按照全国城乡住户调查新体系,自2014年一季度起,以全体居民收入新口径公布全体居民、城镇常住居民、渔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

[4]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5] 本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