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人普数据处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19 14:4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数据处理工作贯穿普查工作始终,在整个普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决定普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普查数据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数据处理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普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七人普软件为切入点,分析软件使用中的不足,并就如何解决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七人普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一)普查区划分与绘图系统

以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为电子底图,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统计用区划进行各级边界的确认与调整,形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区电子地图。

省、市、县、乡、村工作者在电脑端开展边界纠错、普查区划分、建筑物标绘、普查小区划分工作;乡/村工作者在移动端开展边界纠错、建筑物标绘、普查小区划分工作;乡/村工作者在小程序开展建筑物信息采集工作。

(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人普办与腾讯集团合作统一制定数据采集处理程序,利用微信小程序广泛兼容特点,在企业微信、微信、系统平台端建立联合工作模式,开展摸底、登记、比对工作。

省、市、县、乡工作者在平台端开展各项工作,平台端主要包括三大系统:1、系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日志管理和用户管理。2、业务管理系统为统计机构管理、任务分配、小区建筑物管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管理、普查员管理、小区管理、区划管理。3、数据处理系统为进度查看、智能赋码、数据比对、底册管理、数据抽样、录入修改、数据审核、数据汇总、数据查询。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在采集报送小程序开展进度查看、摸底调查、正式登记、长表登记、比对复查工作。

自主填报对象通过个人微信自主填报小程序开展正式登记。

二、普查系统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对硬件配置不明确

七人普是七次普查中首次可以用个人智能手机或PAD进行数据采集。在前期的培训中,对移动终端的系统要求为安卓5.0及以上或IOS10及以上,根据系统要求,嵊泗县的444名的“两员”经过摸排,除个人可使用的手机和县人普新购买PAD设备,还有历次普查留下的PAD可用,到进行“两员”培训时发现部分历次普查的PAD与省下发的物联网卡不兼容问题,临时重新购买适配的物联网卡。

到正式普查时,普查系统的对移动端的要求是安卓8.0及以上或IOS12及以上,虽然低配置的手机依旧可以使用,但录入、查询反应迟钝,问题频出,无形中增加了普查员的工作量,严重拖累了普查工作进度。

(二)程序开发不够完善 

从普查试点到正式入户登记,小程序进行多次升级,但仍有一些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入户登记中遇到的很多情况属实却无法审核上报的问题,如姓名少于2个字、继母继子年龄相差太小、年龄大于100岁等情形。在前期的测试中考虑的不够全面,程序在设置范围时过于狭窄,而且问题不能在线上直接提出需要层层上报,造成小问题大堵塞,影响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多种软件增加普查难度

在这次的普查中,普查员需要安装企业微信APP、浙政钉、国网APP等多个软件,对县区的基层普查员来说,大多数的普查员对电子产品停留在基本功能的使用阶段,每一个软件的程序安装、注册、设置,软件的操作使用对普查员是一次考验,给不少普查员(尤其是年龄大的)对做好普查带来负担;小程序的卡顿、数据丢失,GPS定位不够精确,PAD登记与审核平台衔接不好等问题影响普查员在登记过程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指标的准确填报,直接影响了普查的进度和准确性。

(四)软件培训设置不够合理

地图绘制培训因工作时间紧、培训人数有限等原因,造成内容笼统、理论化等缺点,培训效果不佳,尤其是小区地图制作功能开得比较晚,组织不起正式培训,只有简易的WORD流程,受培训人员未能较好掌握操作要领便匆忙上阵,结果因技术生疏,操作慢且容易出错返工,从而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影响了普查人员的工作热情。

企业微信培训端开放较晚,不少乡镇只以PPT学习为主,培训效果难达预期。培训版与正式版区别不够明显,普查刚开始时,两个版本程序同时运行,致使不少普查员数据录入端口选错,无效录入。

(五)对数据传送的预判不足

 数据采集程序在开发时对数据的流量预估不足,前期数据查询还便捷,到中后期各种问题频出:户籍地复查前期反馈较晚,普查员匆忙赶工,数据质量欠佳;普查期间多个普查员在一个小区同时入户登记,数据上传时查找不到,不得不重新入户普查;短表上报后,平台系统端查不到信息,普查员不得不一次次重复上报;长表进度更新滞后,影响对普查的进度把控。

(六)自主填报设计不够合理

在“互联网+”时代,让普查对象自主填报,减少了人财物的投入,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是七人普的一个亮点。可在实际操作中,因设计的不够合理,结果自主填报成了“鸡肋”:1、人口普查涉及的指标与个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普查对象缺少专业知识,数据填报的质量可想而知;2、通过二维码进行上报有些过早填报,但等到普查时点,家庭情况变了,找不到二维码无法取消重报;3、在入户摸底阶段,需申请并通过普查员为住户生成专有自主填报二维码上报,超过时限未填报的住户由普查员再次入户进行普查,普查员不能及时接受自主填报人员填报信息;4、有些填报错误一开始没有发现,过了自主填报时间普查员无法修改数据,需要等到比对复查阶段才能更正,给后期的数据处理带来一定困难。

三、对今后人口普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做好普查软件的前期工作

针对七人普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普查前期软件开发过程中加强完善:

1、在软件中多设计利于基层开展普查的程序,软件的设计人员对业务可以说是外行的,俗话就“高手在民间”,其实很多市县统计局人员中既懂软件又懂业务,如我市统计局的谢裕军处长等,博采众长,完善数据采集端设计,减轻基层普查人员在软件操作的压力;

2、加强对普查软件系统的测试,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的运行环境是一个大数据量、大并发数的环境,前期的模拟入户是在部分省同时进行的,当全国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时有些时间段业务相对集中、数据集中上报、数据集中审核的时候各种问题频出,这就对服务器的性能、网络传输的带宽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软件开发阶段就要做好功能、性能、压力测试,在试点时进行完善,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发挥各级普查机构的数据监测指导作用

在这次的人口入户过程中,市人普办的工作人员可谓最轻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在入户中出现的问题,不知什么因素这次市县的普查办不能监测到普查员的数据上报动态过程,只能看到汇总情况,县乡两级的普查办人员马不停蹄的赶到出现问题的现场进行指导,出现问题只能用上传,结果省人普办问题堆积,市人普办无问题可解决。要让各级普查机构发挥数据监测指导作用,全程掌握普查数据的进度,以便在入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的得到解决,减少普查员的入户次数和时间,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大数据的运用

数字化建设正在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中,打造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综合应用服务体系正全力推进中,在下次的普查中利用现有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公安的户籍信息、民政的婚姻信息、卫健的出生信息,教育的学历信息等一系列的普查基础资料,开发人口普查填报应用和采集应用,通过大数据进行推送,减少普查登记申报的内容,极大程度减轻“两员”的工作量;设置“普查咨询”自动答疑程序,针对普查员的基本问题,根据关键词寻找能匹配的答案,减少重复问题的解答,同时及时把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反馈,有利于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四)提高自主填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自主填报系统建议在摸底阶段进行开展。在做好小区边界划分、摸清建筑物分布后,通过宣传提供自主填报码,住户可以填写住宅、户主及个人信息。如果普查对象发现无法匹配建筑物,则可以主动联系普查员进行录入,减少普查员工作量。设计住户填报后即时通过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减少后期数据比对的工作量。通过程序提醒设置,在普查时点后,跳出核实确认窗口,保证数据准确性。把自主填报的时间和普查员入户填报的时间区分开来,即可以让普查员集中处理自主填报户的问题,也可以减少普查员因兼顾两者,对自主填报疏于检查的情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登记和处理已基本结束,尽管在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终都圆满完成了。总的来说,问题是次要的,成果是主要的,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得到解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会越来越简洁明了,普查人员的工作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