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2-28950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9-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2-28950

  • 主题分类:

    旅游

  •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2-06-30

  • 文号:

    嵊政办函〔2022〕5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关于深化“东海五渔村”品牌,打造“两美嵊泗”最美底色的议案

发布时间:2022-09-01 10:15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关于深化“东海五渔村”品牌,打造“两美嵊泗”最美底色的议案
类型: 教科文卫方面
领衔人: 许存
附议人: 孙和英,许琪杰,王永平,张娜,陈燕,许亮,王勇,金浩,刘碧波,张勇
建议内容:

2016年11月,作为嵊泗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东海五渔村”在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成功亮相,受到了各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诚美田岙、黄沙绿洲、色彩边礁、原乡会城和石屋峙岙等五个渔村,丰富了海岛旅游的新内涵。近年来,五龙乡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全力推动东海五渔村4A景区提质增效,进一步扩大“东海五渔村”景区知名度,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力,努力实现全域景区化。但在当下我县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高质量发展建设“两美嵊泗”的大背景下,“东海五渔村”旅游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了诸多发展瓶颈,对于如何在共同富裕的发展上持续输出岛屿品牌,深挖“文旅融合、渔旅融合、农旅融合、文化创新、数字赋能”等发展路径,形成“最美乡村”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发展动力和发展优势是当前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的。

一、目前“东海五渔村”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是旅游发展思路陷入同质化窠臼。目前,东海五渔村核心景区为和尚套和六井潭景区,两个景区共用一张联票,本质上都属于观光式景区景点,存在同质化和雷同性,理念趋同现象较为明显,在发展和竞争中忽视了自身特色和定位,缺乏独有品牌的建立,忽视了两个景区本土独特文化资源的梳理和培育,导致游客在观光过程中体验感欠佳。同时,在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性服务中,渔家民宿、渔家乐发展模式等也存在理念趋同的现象,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度竞争,造成重复引进和重复生产,直接导致投资和资源的浪费。加之近两年疫情影响,市场表现较为低迷,而其他全域旅游要素游、购、娱等方面的业态发展也比较匮乏。

二是旅游核心品牌竞争力不够突出。旅游的核心品牌打造需要顶层设计做支撑,而乡村旅游的顶层设计是通过系统的规划定位、特色的错位发展,从而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例如,在浙江莫干山的民宿集聚群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区域内各民宿的品牌特色鲜明,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推广的“洋家乐”区域性品牌扩大了影响力与知名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经验。但是,当前“东海五渔村”的发展,一方面因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具备东部乡镇的蓝海优势,在自然观光上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民宿及旅游业态的发展也是因为缺乏顶层设计及系统的品牌规划,无法充分发挥旅游区域的凝聚效力,无法有效突出当地的旅游特色。

三是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驱动力不足。近年来,“东海五渔村”旅游品牌瞄准本土特色海岛文化,在品牌营销上以会城村主“静”,边礁村主“雅”,黄沙村主“乐”,田岙村主“动”,峙岙村主“俗”的五个视角,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初步印象。但无论是与当前旅游市场的对接,或是旅游文创产品的输出以及文旅资源的挖掘上,都缺乏一定的辨识度。如何让旅游发展实现与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更好的同频共振和深度互动,逐渐焕发海岛旅游的潮流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改革引擎,传递海岛生活方式和海岛文化魅力,打开“最美乡村”的创新发展空间,仍需要通过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创意制造更多的旅游热点和亮点。

二、深化打造“东海五渔村”旅游品牌的改革路径

1、文化赋能旅游,打开“五渔村”发展新思路。推进“两美嵊泗”下最美乡村建设,关键在于改革突破争先、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破常规思路,发挥“1+1>2”的效应,不断把海岛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注重规划,描绘蓝图。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以全域化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在保留村庄风貌和肌理的基础上,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方式,按照全县“一村一品一主题”发展定位,把“诚美田岙”“黄沙绿洲”“色彩边礁”“漫居会城”“石屋峙岙”五个渔村串联起来,全局考量,而不是单独作战,充分挖掘五渔村的“渔画”“渔歌”“美食”“金沙”“奇石”等旅游文化资源禀赋,在总体定位下实现功能互补、全域推进、协同发展。二是突破瓶颈,释放活力。围绕渔村旅游发展“不缺民宿,缺业态”的现实问题,以渔村文化为媒介,借助“引入文化创作人建设渔村文化研究基地开发文化衍生业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能量闭环,为“东海五渔村”的高品质旅游体验赋能,让文化的发散力去“链接”更多的人,形成新业态集聚区,进而引进研学基地、文化研究院等相匹配的业态,让人们对于来“东海五渔村”旅游再多一个理由。三是宣传投放,输出价值。“东海五渔村”最早对标“意大利五渔村”而命名,但一直未能够发展出能够引发共鸣的精神文化价值,从而击中文化旅游市场的“痛点”“痒点”。下一步,将“东海渔村的渔俗”“渔家生活体验”作为“卖点”进行多渠道营销,加大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小红书、抖音等线上自媒体营销外宣力度,联合央视、浙江卫视等官方媒体,加强与影视业深度合作宣传,增加东海五渔村出镜率、曝光率,让“东海五渔村”成为长三角知名“渔文化”体验目的地。
   
2、链接重塑品质,筑牢“五渔村”品牌新高地。突破品牌核心竞争力匮乏,探索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家园的有效路径,是破题的重点之一。一是链接空间,打造更为宜居的村落。立足各村发展定位,实施田岙滨海街区改造提升,开启黄沙主题研学业态布局,做优边礁海街风貌,做精石岛共隐文化。“海岛渔俗体验”的整体定位串联五个村落,多点位公共空间艺术品的创作,使五个渔村人居环境更为舒适整洁,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一个展区、一个作品,实现渔村景区化。 二是链接体验,培植多元业态品牌。通过挖掘乡土文化、非遗文化、色彩艺术的内涵,结合“渔歌、渔画、渔味、渔家、渔俗”元素,开发和打造研学游路线;以小成本试错、快速度迭代的策略,利用闲置农房、主题街区做为活动场所,吸引“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的入住,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培育旅游多元业态。最终形成一村一主导定位、一村一特色产业的错位竞争格局。 三是链接数智,打造更为智治的村庄。积极探索“智慧村庄”项目,推动旅游资源共享与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拓展“智治”范畴,通过“吾里乡”居家养老的服务外延,实现独居老人的智慧化监管,形成独居黄沙特色的智治“蜻蜓眼”;探索更适合渔村垃圾分类的智慧化系统,通过在田岙村试点设置垃圾分类体感游戏、实施智慧化积分管理,实现渔村垃圾分类常态化并通过游客群体推广相关理念。通过在会城红帆议事厅试点红色电商直播带货,探索实现“一条鱼”全产业链。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五渔村”资源的大联盟,不仅使当地群众享受智治村庄带来的便捷,更是辐射带动不同需求的人享受“五渔村”的“云服务”。

     3、产业衔接村落,拓宽“五渔村”融合新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旅游发展的本质,也是实现“两美嵊泗”的价值引领。一是大力发展“海岛农业”,实现农旅融合。利用自身旅游发展优势和商业化运作,尝试引进现代农业项目,开展民宿有偿认领农田和社会化有偿租赁服务,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施农田景观打造工程,引入有成熟运营田园综合体经验的品牌农庄进行统一管理,以“绿色、低碳、智慧、生态、共享”为发展理念,以“田园、乐园、创园”三园合一为特色,实现景观梯田与研学基地、旅游景点的功能互动,吸引“双减”背景下城区学生在周末、假期以亲子研学、自然课堂的形式体验耕种与收获的乐趣,让最美乡村的发展成果能够共享。二是大力发展“渔业电商”,实现渔旅融合。发挥“一家民宿就是一个展示橱窗、一家民宿背后就是一群潜在客户”的展销优势,通过数字化渠道打通渔船与民宿的联接,让民宿业主旺季可做民宿生意、淡季可做渔业电商,真正实现渔旅融合和利益共赢。改变目前休闲渔业单一粗放的体验模式,尝试探索体验方式的升级变革。把出海捕鱼和观光体验结合起来,增设绕岛环节、讲好岛屿故事,尝试打造几个有条件的成熟岛进行打造,比如老鼠山、马廊山、白节山等,让游客上岛体验渔民生活、露营观光,丰富游客体验活动。寻求在海钓政策突破契机,把休渔渔业与高端海钓结合起来,提高休闲渔业经济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单体民宿控量提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存量民宿在重建、改建时减少房间数量、增加公共空间和业态布局、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倒逼”机制逐步淘汰掉第一代“家庭旅馆”民宿。民宿综合体鼓励发展,利用村集体存量土地或闲置房屋,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民宿综合体样板供村民参考;鼓励和引导民宿主利用旧房整体改造、多家联营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民宿综合体。民宿聚落保护发展,高规格编制西会城、东咀头民宿聚落整体规划,突出在地文化元素,鼓励错位发展、业态互补,形成“食、宿、娱”功能完整的业态闭环。逐步构建起适应市场需求、功能布局合理的民宿产业新三元架构。

 


主办单位: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会办单位: 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大数据局
答复意见: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 30 号议案答复的函

许存等11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深化“东海五渔村”品牌,打造“两美嵊泗”最美底色的议案》已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嵊泗旅游业发展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提出的议案站位高、贴近民生、贴近实际,其中,在议案中对当前“东海五渔村”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分析较为客观、具体,提出的深化打造“东海五渔村” 旅游品牌的改革路径较为实在、中肯、精准,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文旅行业发展受到不小冲击。嵊泗县立足实际,着手从文化创新、品质发展、区域联动等方面路径入手,补足短板,精准施策,全面推动“东海五渔村”提质增效,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高质量发展建设“两美嵊泗”添砖加瓦。

一、坚持文化创新,推动“五渔村”提档升级。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规划。嵊泗文旅“十四五”规划提出“一芯·两翼·多岛·连线”的空间布局,重点致力于空间联动、要素重组、产业重整和功能重构,提升本岛旅游核心区功能作用, 加快特色主题岛屿建设,突出岛群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岛群联动、融合发展、开放高效、有序协调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聚力“一芯”,打造嵊泗旅游首选目的地,全面营造“海上微城”慢生活氛围和“东海五渔村”休闲旅游氛围,全面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功能和服务品质,构建休闲氛围浓厚、度假功能齐全、旅游服务高效、生活环境惬意的海岛旅游核心区域。其中“东海五渔村”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的基础上,立足村庄特色和自然景观,培育提炼“渔画田岙”“黄沙绿洲”“色彩边礁”“原乡会城”“石村峙岙”等村落特色,彰显“一村一品”,探索海洋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以“微改造、精提升” 为建设标准提质升级,深处挖掘,小处植入,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示范区。同时,谋划五渔村全域发展规划。二是注重地域文化,增强发展活力。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海洋文化研究。县旅投公司积极推进“东海五渔村”原生态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年内将完成六井潭—和尚套碳中和新建工程、和尚套休闲游步道工程、海角茶楼综合改造工程及泳池新建工程,目前完成投资额达1484万元。结合浙东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建设,今年已下达专项资金182万元到五龙乡。正在谋划“福如东海”文化项目,包括鉴真东渡观景平台、闻涛宾馆改建、康养度假酒店等子项目。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圈,满足海岛群众需求。发展文化主题演艺, 拟于今年6月底策划推出“喜迎党的二十大 引领共富路”等有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沉浸式演出。三是注重宣传营销,提升品牌形象。加大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小红书、抖音、嵊泗文旅视频号等线上自媒体营销外宣力度,立足地方特色,持续增加“东海五渔村”的曝光力度,强化对“东海五渔村”的品牌输出。加强与影视业深度合作宣传,近年来相继有《南方有乔木》《一千零一夜》《漂亮的房子》等影视和综艺节目来五渔村取景。探索文化旅游营销新路径,策划推出“嵊泗想念,山海相见” 系列主题营销,设立萧山机场品牌形象店,持续发布《Living 嵊泗》宣传片,定点投放杂志嵊泗旅游专刊,出版《到嵊泗, 给旅行上色》,持续加大东海五渔村出镜率、曝光率。先后出台《2022年来嵊职工疗休养团队“Fun泗”之旅优惠活动》和《关于促进2022年嵊泗文旅市场疫后持续恢复的提振措施》,开展“跨越山海,为嵊泗而来”舟山市民“五一”惠游主题活动, 助力“东海五渔村”文旅市场回暖。积极探索海洋直播等新的文旅传播媒介、平台,将嵊泗丰富多元的海洋活动向全国和海外游客推广引爆市场。

二、坚持品质发展,擦亮“五渔村”品牌名片。一是打造宜居村落。立足各村发展定位,其中投资300万元建设五龙乡田岙村沿港路景观打造工程,重点对田岙沿港路新建景观游步道一条实现人车分离,包括景观节点打造、绿化、亮化、烧烤摊立面改造,沿街店招改造等。建设黄沙村主题街区提升改造工程,对街面和业态进行重新改造和提升,重点开启黄沙主题研学业态布局,通过废旧宅基地再利用,结合原有阵地建设,打造黄沙1921党建矩阵,将1921党建咖啡书吧、抗战纪念馆、党立方等红色场馆连点成线,实现富民增收。今年拟开工建设黄龙乡沿海公路慢行步道提升工程、峙岙村大钳嘴头区域整治提升工程,不断优化石村环境。同时,依托“东海五渔村”4A级景区、“鉴真东渡泊舟处”遗址等景观景点,开发以左岸公路、田岙村渔民画基地、大悲山观景平台、鉴真东渡泊舟处、元宝山景区等景源为主的福文化主题游线。还融入海洋海岛风情元素,设计研发系列旅游商品,如渔民画、船模、仿真石刻等文化产品。二是培育多元业态。实施“文化润景”,结合“渔歌、渔画、渔味、渔家、渔俗”元素,加快旅游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文化元素的植入,形成了黄龙渔绳工作室、五龙渔民画创作基地等文旅体验基地。年内在“东海五渔村”将提升创建3家乡村博物馆,凸显“乡土味”。以渔村文化为媒介,吸引业态、资金、项目等资源汇聚,一阵风摄影工作室、 山舍艺术设计工作室、联合设计工作室陆续入驻五龙。田岙村渔民画创意体验馆吸引文艺“达人”们入驻。同时顺势推出沉浸式美学体验与渔民画配套课程,田岙村今年获评“浙江省美育村”。黄龙乡峙岙村以“一根渔绳”为主题创办公司,创意开发出渔绳结抱枕、耳饰、手环、明信片等走俏市场的文创产品,黄龙峙岙村云龙湾“生态渔庄”全新营业。开展黄龙岛美丽小岛创建,打造露营基地等,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切实抓好田岙村61.9亩抛荒地整治。三是创建未来乡村。积极承接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推动黄沙村、田岙村入选全省第二批未来乡村试点村名单,黄沙村拟实施支撑项目8个、投资1357万元,田岙村拟实施支撑项目5个、投资1210万元,同时通过数字赋能,打造未来健康、未来产业等特色场景。积极探索“智慧村庄”项目,县民政局在黄沙村“吾里乡”安装智慧设备,形成独居黄沙特色的智治“蜻蜓眼”;积极在田岙村试点探索智慧化渔农村垃圾分类体系, 实施智慧化积分管理。拟在会城红帆议事厅试点红色电商直播带货,黄龙峙岙村已开展共富党建学堂直播。通过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行业“破圈”“聚合”,打通旅游产业价值链,实现“五渔村”资源的大联盟。

三、坚持区域联动,加速“五渔村”产业融合。一是发展“海岛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渔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建设渔农村旅游观光风景线。因地制宜发展“黄沙绿洲”景观农田、田岙村“海上田园”、边礁村“七彩农田”,开启乡村旅游新模式。其中边礁村拟对农田进行流转,形成以“田园、乐园、创园” 三园合一为定位特色的“东东农场”,并尝试开展有偿认领农田和社会化有偿租赁服务,实现田园综合体与五龙研学基地、旅游景点的功能互动。二是打造“渔业电商”,为共富蛋糕注入新支撑。会城村积极开辟渔业电商途径,注册销售鱼获和海岛文创品牌“仟宿集”。全力引导休闲渔业提质迭代,新打造30艘新型材质的休闲渔船与2艘全玻璃钢800马力的游艇式休闲渔船亮相营业,改变目前休闲渔业单一粗放的体验模式,尝试

探索体验方式的升级变革,全面提升休闲渔船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同时,积极寻求在海钓方面政策的突破。三是提质“民宿产业”,为共富试点注入新引擎。统筹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 借助旅游院校、行业协会、专业团队等平台资源,积极引导普通渔宿向主题民宿和精品美宿升级。制定出台《嵊泗县渔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办法(试行)》,利用村集体存量土地或闲置房屋,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民宿综合体样板。出台《嵊泗县民宿人才认定办法(试行)》,优化民宿人才发展环境。编制完善民宿聚落规划,推进西会城、东咀头民宿聚落整体规划。积极实施“小岛你好”共富行动,黄龙岛纳入全市首批共富小岛,其中黄龙岛东咀头民宿集群聚落项目全面启动,项目总投资1.5亿元,拟以大乐之野、过云山居、未迟海角书院等精品酒店为特色,重点以72栋石屋民居为基础,打造离岛高端微度假目的地。同时拟启动全县新一轮风貌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提升色彩风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丰富东海五渔村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6 月 30 日

影响范围: 县级
审核通过单位: 人大